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历了30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和城市快速扩张后,中国城市化进程取得了巨大成就,并确立了“新型城镇化”战略。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决定了城镇化的质量与水平。作为北方地区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京津冀城市群引领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作用愈发突出。京津冀地区城市规模与等级有较大差异,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对新型城镇化的推进造成一定程度的阻碍,因此对京津冀地区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情况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参考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梳理京津冀地区城镇化发展现状,以2001-2016年数据为基础,运用协调度测定方法,计算京津冀地区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的协调水平。进而从时间、空间、具体区域评价京津冀地区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度。最后采用回归模型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京津冀地区人口—土地城镇化协调度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首先,北京、天津和河北土地—人口城镇化协调水平发展差异较大,北京、天津两个大型城市无论在土地和人口城镇化水平还是在二者的协调度上都遥遥领先于河北省的各个地级市。此外,整体上看各个城市土地—人口城镇化协调度随年份逐年增长,但增长率大小存在差异,河北各个地级市的增长水平高于北京但是低于天津。其次,区域内协调度较高的地区通常集中在京津唐石四座城市组成的三角区域,协调度空间自相关现象逐渐明显,同时存在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协调度椭圆沿东南方向拉伸,沿西北方向收缩,整体椭圆呈现收缩状态,且分布中心逐渐向东南靠拢。最后,影响因素方面,从实证角度看,产业结构、城乡收入差对其协调发展具有负向作用,财政收入、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密度具有正向作用。从理论角度看,影响因素包括二元化的土地与户籍制度、城市规模与承载力差异性、土地利用效率低下以及产业结构失衡。基于此,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第一,深化土地制度改革,推进户籍制度创新;第二,优化城镇布局,提高集聚能力;第三,升级产业结构,注重联动发展;第四,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