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吉林红参为原料,研究了人参有效成分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分子量分级等工艺条件,并对实验所得的人参多糖进行了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分析。为后续进行不同分子量段的人参多糖药理分析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首先提取经破碎、脱脂后人参粉中的皂苷,通过实验确定最佳的提取条件为:正丁醇在40℃下磁力搅拌3h,提取四次。提取皂苷后的人参粉采用超声波法提取多糖,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通过均匀设计和单因素实验,确定了实验范围内超声波法提取人参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超声波功率200W,超声作用时间30min,m(人参粉):m(水)=1:50,80目人参粉。超声波法提取30min比常规煎煮法提取3h多糖含量提高2.3%,提高了工作效率,大大缩短了提取时问。
然后研究了五种脱蛋白方法对人参多糖提取液脱蛋白率和总糖损失率的影响,通过实验确定最佳的脱蛋白方法为醋酸铅法。采用树脂柱色谱法对脱蛋白后的人参多糖溶液进行脱色处理,在本研究所选择的树脂范围内,AB-8大孔吸附树脂对人参多糖溶液的脱色效果最好,并且能够完全解吸再生。得到的最优脱色条件为:0.05g干树脂/ml饱和多糖溶液,70℃脱色15min。无水乙醇作为解吸剂。
最后研究了四种葡聚糖凝胶柱:G-10、G-15、G-25和G-75对脱蛋白脱色后的人参多糖溶液分级纯化的作用。在控制相同柱效、流速的情况下,苯酚—硫酸法跟踪检测得到洗脱曲线。结果显示,随着葡聚糖凝胶型号的增大,分离程度逐渐提高,洗脱曲线从一个单一的糖峰逐渐分开成两个糖峰。其中G-75的分离效果最好,并且得到一个分子量为64万的多糖,紫外光谱扫描表明不具有蛋白质和核酸的特征吸收峰,红外光谱分析证明为糖的结构。采用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测定四种葡聚糖凝胶柱洗脱液的分子量分布情况,通过不同型号凝胶柱对多糖溶液中分子量的截留情况得出分子量分级方法。整个分离纯化的过程简单,适合工业化大规模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