凋敝型乡村旅游发展的社区营造路径研究——以武隆县赵家乡为例

来源 :重庆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cus2316a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存在许多的凋敝型乡村,因人口流出量大、老龄化严重等问题正在逐渐衰退,但是乡村中仍然有许多有价值的古老房屋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值得保护和开发。以往的从上至下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产生了许多问题,因此寻找适合凋敝型乡村旅游发展的新思路对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不同于政府主导下的传统模式,日本和台湾所进行的社区营造运动值得我们学习。社区营造模式鼓励居民自发形成组织,同时在参与社区事务当中培养居民的集体社区意识,促使乡村社区旅游往更好的方向发展,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居民参与到乡村建设中有自主的设计理念和强烈的社区意识,进行旅游开发同时保护古建筑和旅游资源,加上多方力量的协助,对开展乡村的旅游发展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因此找到凋敝型乡村旅游发展的社区营造路径迫在眉睫。  本文选取的研究对象是重庆市武隆县赵家乡,通过梳理赵家乡目前发展状况,阐述社区营造的两大实践活动及发展困境,同时结合问卷调查的方式研究村民参与社区营造的意愿的影响因素。得到赵家乡在社区营造的过程中存在村民集体社区意识薄弱,缺乏对社区营造活动的主观能动性,组织中各成员之间的联系不紧密以及缺乏专业人员的问题。  结合国内外社区营造的案例和研究方法,从赵家乡进行社区营造发现的问题出发,构建凋敝型乡村旅游发展的社区营造路径。先从组织各成员之间的联系不紧密问题着手,建议合理的组织模式,提高居民的社区主体意识,改善居民的切身利益来鼓励村民积极参与到社区营造当中,协调凋敝型乡村中主要相关利益者之间的关系,包括村民、政府和志愿者组织;然后从提高村民社区营造积极性入手,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提出奖励机制设计和竞争机制设计两种。  社区营造强调自下而上,将乡村旅游目的地当中的主要相关利益者村民、政府、志愿者组织等融合在一起,共同来解决乡村旅游发展中所面临问题,强调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和保持乡村原真性。
其他文献
“零窗口发射”与“受控陨落”rn2017年4月20日,海南文昌发射场,长征七号遥二火箭,搭载着中国第一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顺利升空进入预定轨道.这次发射之所以格外引人注目,不
期刊
银行是金融市场的主体和重要组成部分,银行不仅是现代信用货币的创造者,而且是货币循环中不可或缺的中介载体。而资金的流动是银行赖以生存的基础,因此,资金管理工作也成为了
“三化同步”发展是党和国家在把握现代化发展规律,着眼于全面健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部署。目前,全国各地也都在积极探索实践中。如何使“三化同步”落实到七台河市地方经济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推动城乡一体化,即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也是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的根本途径。小城镇体系是推动城乡一体化的重
在近十几年里,人们的环保意识增强并且国家的环保法规也日渐完善,企业在追求经济利润的同时也越来越重视对自身所产生的社会责任,开始对本公司的废旧产品进行回收管理,注重循环经济模式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而闭环供应链的管理使得整个系统达到可持续经济模式,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进行循环利用,正符合了循环经济的理念。在闭环供应链的逆向回收管理中,企业进行创收的同时,也正向强化了自身的企业社会责任,提高了企业的核心
农村信用社转制改革是适应当前经济社会需要,增强其市场竞争力的主要途径,也是在当前全国宏观经济环境下,农村信用社所做出的正确抉择。黑龙江省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工作开展较
如果个人的创新是皓月临空,那么分享就是那万千闪耀的繁星横贯长空.个人的创新固然可贵,但若固守于己,不免成为一枝独秀,令满园百花黯然失色,尽显颓势.唯有将创新分享出去,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