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观察枢经推拿疗法对脑梗塞患者的运动功能及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为脑梗塞患者的临床康复治疗探索一种更有效的治疗方法,以改善脑梗塞患者遗留的肢体功能障碍的情况,降低其致残率,提高其生活质量。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脑梗塞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脑梗塞的常规基础治疗及常规推拿治疗,治疗组给予脑梗塞的常规基础治疗及枢经推拿疗法。治疗前24小时内给予患者第一次评定,治疗2周后给予患者第二次评定,采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良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Barthel旨数进行评价,并采用经颅多普勒(TCD)探测患者患侧大脑中动脉(MCA),观察其平均血流速度(Vm)值和脉动指数(PI)值。采用spss16.0软件对观察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间观察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1.治疗组与对照组组内比较,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良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Barthel指数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经治疗后,治疗组的Barthel指数得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治疗组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良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组和对照组经治疗后,患者患侧MCA的Vm、PI值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经治疗后,治疗组患侧MCA的Vm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侧MCA的PI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治疗脑梗塞患者时,在西医常规治疗、中药以及针灸的治疗基础上,加用枢经推拿法,能够更好的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运动功能及患侧大脑中动脉的血流速度,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