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服务业的兴起,服务贸易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与日俱增。根据最新的贸易数据可以发现,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服务贸易逆差第一大国,并且服务贸易逆差每年都保持着趋势性增长。随着中国对其他国家货物贸易顺差增长的放缓,我国经常项目变为赤字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进而会增加我国国际收支的不稳定性。再者,经常项目持续逆差意味着我国将丧失内生的债务偿还能力,从而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基于以上问题,本文立足于对中美服务贸易逆差影响因素的研究,在与美国成熟的服务业进行比较的过程中,找出中国服务贸易持续逆差背后的根源,从而为缓解中国服务贸易逆差这一问题寻找到解决方案。本文第一部分是绪论,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思路与方法、创新和不足之处。第二部分是文献综述,综述了服务贸易领域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以及服务贸易理论的发展历程和服务贸易逆差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从收入、需求、相关产业(商品贸易)、政府、服务业发展水平、汇率等角度总结出可能影响中国服务贸易额的影响因素。第三部分是对中美服务贸易现状的分析。本文以中美服务贸易额的现状入手,从整体和行业角度全面地分析中美服务贸易差异的问题,从整体角度的研究发现服务业就业人数占比、服务贸易市场占有率和服务业对经济的贡献度是中美服务贸易差距的部分原因;从行业角度的研究发现影响中美服务贸易额的主要项目是“旅游”、“金融”和“知识产权使用费”,并进一步发现原因主要是国内“消费升级”和科技投入不足。第四部分是理论分析,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先对影响服务贸易额的影响因素进行数理推导,再从供给和需求的角度对我国的服务业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梳理并提出相应假设,最后从中国和美国的立场分别总结了影响我国与美国服务贸易出口的因素。第五部分是实证分析。以2001-2017年中美服务贸易的半年度数据为基础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解释变量进行逐步回归,最终得到实证结果:可支配收入、服务业的就业水平、服务业的经济贡献度和货物贸易发展水平与服务贸易出口额正相关。实证结果表明,服务业的发展会带动服务贸易出口的发展,从而减少中美服务贸易逆差;国内的服务业需求市场庞大,应当从服务供给端进行改善,积极推动国内市场的开发建设,从而减少服务贸易逆差;注重服务业就业率升高的同时更需注重劳动力质量的提升,从而提高整个行业的竞争力,减少服务贸易逆差;有效把握美国的服务市场不仅可以降低中美服务贸易逆差,还能享受美国的“技术外溢”。第六部分为结论和政策建议,本文根据现状、理论、实证分析得出本文的主要结论,并从政策制定者的角度,在提升人力资源水平、改善服务供给、完善政府职能、把握外部需求和运用体制优势几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