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烯酸酯类抗冲改性剂的合成与应用性能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y199009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添加有机抗冲改性剂是提高硬质聚氯乙烯(PVC)抗冲强度的主要途径,而具有核-壳结构的丙烯酸酯类抗冲改性剂(AIM)是综合性能最优的PVC抗冲改性剂,它不仅具有显著的增韧和促进PVC树脂塑化的效果,而且改性PVC的耐候性好。但在理论上,有关AIM结构与其对PVC增韧效果的关系尚有争论。本文通过核-壳乳液聚合制备了以交联丙烯酸丁酯(PBA)为核,分别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为单壳层、PMMA/聚氯乙烯(PVC)为双壳层及PVC为单壳层的AIM,研究了核结构、壳层组成、核/壳比等对AIM在PVC中分散和对PVC增韧效果的影响,并研究了AIM对PVC加工塑化性能的影响,为制备高性能的AIM提供基础。   采用间歇和半连续乳液聚合制备交联PBA胶乳,研究了聚合方式、乳化剂浓度和引发剂等对PBA粒径的影响,发现BA间歇乳液聚合时,改变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乳化剂的用量可在一定范围内调节PBA乳胶粒子的粒径,但调节范围有限,且乳化剂含量过少会导致聚合体系不稳定;通过种子乳液聚合法可以有效调节PBA乳胶粒子的粒径,得到粒径在90~250nm的PBA乳胶粒子。以PBA乳胶粒子为种子,通过种子乳液聚合制备核-壳结构PBA/PMMA乳胶粒子,研究了种子/壳层单体配比和乳化剂浓度对壳层厚度的影响,发现随着BA/MMA比例增大,壳层厚度减小;随着乳化剂用量的减少,实际壳层厚度与理论厚度的差距缩小;通过透射电镜观察染色的PBA/PMMA乳胶粒子,发现它们具有清晰的核壳结构,但实际壳层厚度小于理论厚度,认为种子乳液聚合过程中,部分MMA渗入到PBA种子内部聚合,形成PBA/PMMA复合层。   将制备的PBA/PMMA抗冲改性剂与PVC树脂熔融共混,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发现AIM粒子在PVC基体中分布均匀。测定了室温下AIM含量对改性PVC悬臂梁缺口抗冲强度的影响,发现核层PBA粒径对改性PVC样条的缺口冲击强度有较大影响,PBA粒径为220nm左右的AIM对PVC的增韧效果较好;在保证壳层完整的前提下,提高AIM的核/壳质量比对提高其增韧效果有利,当核/壳质量比在75/25~80/20时,AIM改性PVC既有良好的抗冲强度,又具有较好的加工性能;加入接枝剂可有效提高AIM的性能。扫描电镜显示,适量AIM增韧的PVC的断面呈明显的韧性断裂特征。此外,加入AIM还可显著改善PVC树脂的加工塑化性能,使PVC塑化时间明显变短,最小扭矩及最大扭矩增大。   以PBA或PBA/PMMA复合胶乳粒子为种子,通过氯乙烯乳液聚合制备了以部分或全部PVC为壳层的改性AIM,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发现PBA/PMMA/PVC乳胶粒子具有清晰的三层核-壳结构,最外层结构疏松;PBA/PVC乳胶粒子具有两层核壳结构,壳层结构疏松。当AIM的壳层为PVC而不合PMMA时,交联PBA相的玻璃化温度(Tg)显著升高,这是因为聚合过程中部分VC与交联PBA形成具有接枝结构的过渡层,使得橡胶相与外层PVC两相间相容性增强,橡胶相低温区玻璃化温度向高温方向移动。   将PBA/PMMA/PVC及PBA/PVC结构的AIM与PVC共混,发现PBA橡胶粒子可以均匀分散在PVC基体中;用PVC部分或全部代替壳层PMMA的改性AIM仍具有良好的增韧PVC的作用,尤其是壳层含100%和27%PVC的AIM,增韧效果更优。PBA/PVC结构AIM的核壳质量比越大,其对PVC的增韧效果越好,达到脆韧转变所需的AIM用量也越少,当PBA/PVC质量比为73/27时,体系中含8phr的PBA就可使PVC实现脆韧转变,缺口冲击强度提高约37倍。扫描电镜显示,PBA/PVC型AIM改性PVC的冲击断面呈密集的拉丝状结构,表现出典型的韧性断裂特征。
其他文献
针对某城市危险废物处置中心的清洁生产审核,依据该行业特点并结合企业自身情况,提出并实施了清洁生产无/低费方案14项、中/高费方案1项,每年可节约用电111万kWh,折合333吨标
中高温煤气脱硫技术因其经济性和对环境的友好性被公认为是煤气净化的理想方法。负载型复合金属氧化物脱硫剂将活性组分高度分散在载体上,使脱硫剂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丰富微
四氢呋喃(Tetrahydrofuran,THF),又名1,4-环氧丁烷,作为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被用来合成纤维、树脂、橡胶等,同时也在合成咳必清、黄酮体等医药工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此外,四氢呋喃也常被用作有机溶剂,有"万能溶剂"之称,被广泛用作表面涂料、防腐材料、薄膜涂料等的溶剂。鉴于其广泛的应用,四氢呋喃在未来的需求量将不断增长,对该产品的品质要求也将越来越高。在四氢呋喃的制备过程中,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