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供热事业的不断发展,多热源联网运行充分发挥了集中供热的优势,但同时也给运行调节带来了新的问题。多热源在联网运行以后,由于热负荷的阶段性变化使得各热源的运行匹配及管网的水力工况都变得更加复杂,同时满足设计热负荷并最大限度的实现节能运行,并网后的水力调节成为了有待于解决的焦点问题。本文根据宝鸡市热电厂与玉涧堡锅炉房所提供的并网现场运行数据,及两供热管网在并网运行以后所出现的水力工况与热力工况的问题,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研究:(1)作者对宝鸡市热电厂与玉涧堡区域锅炉房两供热管网并网运行水力特性进行了现场测试,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11个热力站进行了水力分析计算,获得了双热源供热管网并网后两个支路的热介质水压图和水力运行工况特性,现场实测获得了各末端热力站的压降数据。为深入研究双热源并网供热系统的水力工况特性,作者在实验室建立了双热源并网供热系统的水力工况调节试验台,通过试验模拟实际管网的优化调节方法。针对如何改善末端热用户的压差问题,利用调节干路阀门模拟阻力变工况模拟方法,测试了17种变工况试验水力工况,给出了4种既可以提高末端压差,同时对其他热用户影响较小的水力调节方法。对变负荷工况,当末端压差需要大幅度提高时,建议更换供回水干管为较大管径;当末端的压差仅要求少量提高时,建议仅更换末端供回水管径为较大管径;而当压差提高值处于两者之间时,建议仅更换供水干管为较大管径。该研究成果可供多用户热源并网供热设计、技术改造或者运行管理参考。(2)基于对宝鸡市玉涧堡锅炉房与热电厂并网后的运行调节探索、分析,对于双热源在并网运行以后的热力运行工况,通过运行测试现场试验获取了实际运行热力与水力工况数据,提出了通过求得某一运行条件下的修正系数从而来确定该运行条件下的运行调节关系式。分析表明:①初末寒期是以热电厂为单一热源,只要整个系统的运行情况保持与参考状态的运行特性一致或近似一致时,即整个管网系统的修正参数未改变或基本未改变,并网后的管网供回水温度调节可利用上述方法所得的系数拟合曲线公式来求得修正系数,亦可直接在拟合曲线上直接根据供暖热负荷比取得相应的系数值,而后将所得系数值带入方程(5-1)和(5-2)中求解,从而根据求解的水的温度来进行调节,做到供热效果的最佳化。②严寒期是以玉涧堡锅炉房为主要热源、热电厂为辅助热源,所以在辅助热源未开启的前提下,且整个系统的运行情况保持与参考状态的运行特性一致或近似一致时,调节方法同上,即整个管网系统的修正参数未改变或基本未改变,严寒期并网后的管网温度调节可利用以上所得的系数拟合曲线公式来求得修正系数,亦可直接在拟合曲线上直接根据供暖热负荷比取得相应的系数值,而后将所得系数值带入方程(5-1)和(5-2)中求解,从而根据求解的水的温度来进行调节,做到供热效果的最佳化。③现有的理论调节公式不适用于实际供热系统,应该使用修正后的调节公式。修正系数反映了该系统在各复杂因素影响下的实际运行情况,利用试验修正公式进行调节使得供暖系统的温度调节更符合该系统的运行特点,为保证热网调节的准确性,应采用修正公式指导实际的运行调节,在保证供热效果的同时最大限度的实现节能。(3)通过计算确定了当供热面积增加到最大设计面积530万m~2时,热电厂与辅助锅炉房的供热运行方案和运行调节方法。通过计算,整个供暖期热电厂为主要热源,玉涧堡锅炉房为辅助热源。采用两热源并联运行的方案。通过计算得出结论:当室外温度在+5℃~4.2℃时,热电厂单独供热;当室外温度在4.2℃~1.2℃时,一台锅炉投入运行;当室外温度在1.2℃~-2℃时,两台锅炉投入运行;当室外温度在-2℃~-5℃时,三台锅炉均投入运行。同时根据主热源与辅助热源锅炉并联运行方案确定供热调节曲线。在本系统中二级热网采用质调节,一级热网采用间接连接系统分阶段质-量调节。将整个采暖期按室外温度高低分为三个阶段来改变流量,每个阶段的流量比采用(?)=0.60,(?)=0.80,(?)=1.00,在每个阶段流量保持不变,采用质调节,即只改变热媒温度。通过分阶段计算得出该供热系统随室外温度变化的水温调节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