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农村劳动力受教育水平对农业经济影响的区域差异性研究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jspa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作为人类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是工业等物质生产部门与一切非物质生产部门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其基础性地位直接决定了国家经济的发展状况。我国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一半以上,农业经济的发展也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受到社会各界关注,自中共中央于2003年正式将“三农”问题写入工作报告后,农业经济的发展更是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做为农业大省的山东,农业经济的发展一直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姜大明在2012工作会指出,“要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持续加大财政投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全力夺取农业好收成,促进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农村劳动力受教育水平一直是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国内外的学者通过定性及定量的分析得一致结论:农村劳动力受教育水平与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着相关性,并强调通过劳动力受教育水平的提高来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本文首先对国内外研究农村劳动力素质、农村教育、劳动者受教育水平与农业经济发展关系的相关等理论和文献进行综合性述评,对当前中国及山东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状况进行分析,然后依据山东省农业经济发展水平,通过选取与农业经济相关的数据,在通过二者协整检验的基础上,对山东省各地市进行区域划分,将山东省各区域划分为六个区,通过面板数据模型对农民受教育水平与农业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分区域进行研究,得出不同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所需的农村劳动力受教育水平也是不同的结论。最后,依据山东省农村劳动力受教育水平与农业经济发展的相关性,提出促进农村劳动力教育的政策建议,以促进整个山东省农业的发展。本文通过数据处理,从另一个角度来分析山东省农村劳动力受教育水平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有利于我们更好的研究当前山东省农民受教育的发展现状,有利于我们正确认识山东省农村教育在农业经济发展的各个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有利于整个山东省经济的发展,并对全国范围内其它地区类似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近几十年来,许多企业对如何去吸引、保留和开发其所需人才;建立有效的、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寻求和创新人力资源的管理模式越来越重视,这些已成为我国企业关注的焦点。20世
《军队基层建设纲要》明确提出,要强化军人职业精神塑造,树牢当兵打仗、带兵打仗、练兵打仗和随时准备打仗的思想。军人职业精神是反映军事职业性质与特征的思想、观念和价值
小学科学学习要以探究活动为核心,教师必须善于灵活运用“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自行获取知识的能力.
本文通过对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研究能力现状进行调查,结合“新基础教育”的理论思想,进行剖析,加以反思。以利我们更加走近一线教师的生活,为“新基础教育”的变革性研究提供更鲜活
交通运输能力对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较高的交通运输能力可以减少人们的旅行时间,提高工作效率,促进资源更好更快捷的流通。一个国家或城市的交通运输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