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离辐射下p53动态行为的模拟

来源 :内蒙古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orac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正常细胞而言,电离辐射是较强的杀伤方式,它引起DNA双链断链。这是种难以痊愈的损伤,容易引发凋亡。但对癌细胞而言,由于凋亡系统的不健全,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通常能够避免自发性的死亡。肿瘤抑制因子p53是癌症中最常见的突变基因之一,它调控着多种下游基因。这些下游基因中有负责细胞修复的,也有负责细胞程序性凋亡的。p53的动态行为与细胞命运紧密相关,电离辐射下,有的细胞的p53容易达到较高水平,还有的细胞中的p53更倾向于出现持续的脉冲。高水平的p53有利于凋亡基因的转录,引发凋亡。持续的p53脉冲下,细胞不但没有凋亡,甚至可以保持增殖。我们首先研究了一个p53网络中提炼的一个抽象的p53-mdm2小模型,用理论推导和数值计算的办法,找到了p53振荡的一个重要原因,也就是mdm2自我催化的降解。此外,已有研究表明,癌细胞中p53的振荡与蛋白激酶Akt的活性密切相关。活化的Akt促进p53的负调控子mdm2进入细胞核,形成p53-mdm2负反馈环,为p53的振荡提供了结构基础;磷酸酶Wip1的参与确保了p53脉冲的均匀形状。在正常细胞中,Akt活性受到生长因子和磷酸酶PTEN的共同调节,激活在合适的程度,维持正常代谢。癌细胞一方面缺乏PTEN的表达,另一方面对生长因子过度敏感,导致Akt过度激活。基于上述考虑,我们研究了p53在电离辐射下完整应答网络的确定性模型。
其他文献
C-C键构成的芳(杂)环-芳(杂)环结构广泛存在于药物,农用化学品,天然产物和光电材料中,通过钯催化的Suzuki交叉偶联反应及还原Heck偶联反应可分别构建Csp2-Csp2和Csp2-Csp3键。使
传统环锭纺因为存在着加捻三角区,使得纱线的毛羽增多,严重影响纱线的质量,导致其制品的质量下降,难以满足现代人们的追求。集聚纺的出现则很好的解决了毛羽过多的问题,集聚
电渣重熔作为一种特种钢冶炼技术在整个冶金行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电渣重熔中使用精炼渣主要还是以70%Al2O3+30%CaF2为主,其中CaF2选用于高品位萤石矿,萤石是一种不可
文化需要传承,教育源自文化,而课程源于人类文化的精华。目前小学课程走向综合化是顺应时代和教育发展的要求,河洛文化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河洛文化中的教育资源是推进学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丰富源泉,依托河洛文化教育资源对小学课程进行整合,是对河洛文化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是实现小学课程全面育人的有效举措,通过河洛文化教育资源与小学课程整合,将河洛文化更好的传承与发扬。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核心文化
学位
生命是教育的原点,教育旨在实现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提升生命质量和生命价值。小学时期是儿童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正确的生命意识与良好的道德品质是儿童健康发展的基础。小学部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体现生活性、实践性、视觉性、科学性的有机统一,以儿童的健康成长、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等领域全面展开,蕴藏生命教育理念。基于此,从生命教育视角出发,解读小学中段部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采用文献研究法、文本分析法和访
学位
随着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的投入使用,“快乐读书吧”的出现,使课外阅读和课内阅读有机整合,“快乐读书吧”重在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和阅读水平。由于“快乐读书吧”教学处于起步阶段,“快乐读书吧”教学的理论较少。因此,笔者决定以小学语文部编本中“快乐读书吧”板块为切入点,参考前人相关文献和理论基础,结合一线语文教师的教学经历,抽取L市三所小学,对小学生“快乐读书吧”的学习现状进行调查和全面
学位
光纤传感技术是现代社会的关键技术,其广泛应用于温度监测、应力监测等领域。光纤传感技术种类繁多,但大多数是基于光学量的直接测量进行传感。微波光子学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如利用微波光子滤波器方法完成光传感就是发展起来的新方法。将微波信号与光信号结合来进行温度传感能达到较高的分辨率,为提高光纤传感技术的灵敏度,了解微波光子滤波器性能影响因素,开展了一系列理论及实验的研究工作。本论文通过测试不同光源下微
学位
近年来,资本市场上屡屡爆出财务造假丑闻,企业盈余管理已经发展成为较为普遍的行为,管理者通过粉饰财务数据来到达投资者要求的业绩指标,影响着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影
自“用脚投票”理论提出以来,公共服务提供对劳动力流动的影响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然而,受长久以来户籍制度的影响,我国劳动力流入到城市却不一定意味着可以获得相
明清之际,结社之风盛行,而中州地区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文社,非雪苑社莫属。徐作肃作为雪苑社重要成员,是中州地区文学活动的重要参与者与组织者。本文试从徐作肃的《偶更堂集》入手,参考其好友侯方域、宋荦、贾开宗、陈维崧等人的诗文,结合史传、方志的记载,进行研究考述,以期能较为完整地还原出其家世背景和交游历程,为徐作肃本人及明末清初历史背景下的整个中州文人群体的研究提供更多资料。本文共分为三个章节,第一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