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西方翻译理论研究的学者对于女性主义对翻译的影响及其在翻译研究中的作用的探讨方兴未艾,而相对而言国内对于这一研究动向关注不多。女性主义为翻译搭建了一个崭新的平台,女性主义意识在世界范围内已经逐渐形成一种强大的力量。从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视角来审视作者、文本、译者和读者,可以为翻译研究带来全新的启迪,体现自由精神和创新精神。
第一部分回顾了西方女权运动的崛起及其与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关系。女权主义思想在社会中的普及,促进了语言的发展。两者的进步相互交织,相互推动。
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一些观点和主张。女性主义在更加宏观的文化翻译的概念下实施对“对等”,“忠实”等传统翻译标准的挑战。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认为“意义”是特定的个人,在特定的语境,为特定的目的而构建的特定时期的特写。翻译的问题应该是“谁,因为什么,在什么情况下,为哪些读者而重写?”翻译不是简单的语言转化问题,而是多层次展开的、各因素动态发展的、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语言操作过程。女性主义译者也不再满足于传统译论所要求的“透明”与“隐形”,而是在翻译实践中采取种种策略凸显女性在文本中的地位,并使读者注意到译者在意义产生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女性主义对于翻译忠实性和译者主体性的重新阐释突出了翻译和译者在文化介入和文化协调中所发挥的重大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翻译和译者的地位。同时,由于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与实践本来就是西方女权运动这一社会政治运动与翻译研究相结合的产物,从一开始就带有明显的政治色彩。对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家和译者而言,翻译是一种带有很强目的性的政治行为,其最终目的不是为了形成评价译文好坏的标准和规则,而是通过译文的生产在知识的传播、转移中构建女性主体的身份诗学。
第三部分介绍了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两个重要理论基础:解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
第四部分是案例分析。本文从几部文学作品中分别节选一些片段,通过对比不同译者译文的差别,试图从女性主义的视角考察译者、性别与翻译过程中流露出来的某种态度或立场。
第五部分总结,主要概述女性主义思潮对我国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影响,并分析了其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