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油稻复种模式是湖南省作物生产的主要模式之一,其种植面积占全省稻田种植总面积的45%,湘北地处亚热带气候到季风湿润气候过渡带,是湖南省油稻复种的主要种植区域之一。本研究针对湘北地区多熟制季节间光热资源配置不合理及养分资源与作物生长需求不匹配所导致的周年产量、资源利用效率偏低等问题,开展不同种植模式对作物生长、光热及养分资源利用的影响研究,以期为合理选择该区域光热及养分资源高效利用的复种模式提供理论及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油稻复种模式是湖南省作物生产的主要模式之一,其种植面积占全省稻田种植总面积的45%,湘北地处亚热带气候到季风湿润气候过渡带,是湖南省油稻复种的主要种植区域之一。本研究针对湘北地区多熟制季节间光热资源配置不合理及养分资源与作物生长需求不匹配所导致的周年产量、资源利用效率偏低等问题,开展不同种植模式对作物生长、光热及养分资源利用的影响研究,以期为合理选择该区域光热及养分资源高效利用的复种模式提供理论及技术支撑。2018年-2019年在湘北地区的南县,通过大田小区试验,对油-稻(优质常规稻、T1)、油-稻(超级杂交稻、T2)、冬闲-稻(超级杂交稻、T3)、油-稻-稻(T4)、冬闲-稻-稻(T5)5种植模式的作物生长、光热资源利用、养分资源利用等指标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T4模式周年产量最高,达13463.4kg/hm~2,其次为T5模式;T4模式周年产量显著高于T1、T2和T3模式,与T5模式差异不显著;油菜产量以T2模式最高,达1857.6kg/hm~2,显著高于T1和T4模式,分别提高9.3%、13.6%;一季稻产量方面,T2和T3模式显著高于T1模式,分别提高15.6%、20.2%;双季稻产量方面,T5模式显著高于T4模式。T4模式表现出更高的周年干物质量,单季水稻干物质量以T1模式水稻干物质积累量最高,比T2、T3、T5晚稻和T4晚稻分别提高6.0%、9.2%、11.1%、18.4%;T1与T2模式全年干物质积累量比T4、T5双季晚稻均较高,油-稻与油-稻-稻、冬闲-稻-稻模式相比,油-稻复种模式更有利水稻各生育期干物质的积累。2.各模式周年有效积温表现为T4>T2>T1>T5>T3,年有效积温利用率与周年有效积温表现一致,T2模式年有效积温利用率达到90%以上。周年热能利用效率表现为T5>T4>T2>T3>T1,T5模式热能利用效率显著高于其它模式,相比其它模式提高12.7%-51.8%,T2模式较T3和T1模式分别提高3.6%、11.1%。3.各模式间土壤养分比较,T2模式pH值、碱解氮和全氮含量均高于T3模式,全氮含量提高3.8%,有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三者差异不显著。相比而言,T2模式土壤养分要优于其它模式。植株养分积累比较,T1模式水稻成熟期籽粒氮素含量较T2和T3模式分别增加12.6%、17.9%,T4晚稻较T5晚稻增加11.1%;T1、T2和T3模式水稻成熟期籽粒磷素和钾素含量差异不显著,T4早稻成熟期籽粒磷素含量显著高于T5早稻,提高20%,T4与T5模式成熟期籽粒钾素含量差异不显著;T1和T2模式氮素积累总量和吸氮率均显著高于T3模式,氮素积累总量分别提高49.4%和16.1%,吸氮率分别提高50.0%和16.1%;T1模式磷素积累总量和吸磷率均显著高于T3模式,分别提高24.7%、24.8%,钾素积累总量和吸钾率差异不显著。由此说明冬季种植油菜显著提高水稻氮和磷的含量。综合以上评价指标,与T4模式比较,T2模式周年产量、光热资源利用效率偏低,但提高了土壤养分含量,有利于养地,提升耕地质量及稻田可持续生产;与T1和T3模式比较,T2模式的周年产量、光热资源利用效率、土壤养分含量等均有所提高,即可充分利用本区域光热资源,又不会出现周年茬口紧张的季节矛盾,并能通过养地实现水稻可持续丰产,是该区域相对适宜的种植模式。
其他文献
相比于传统的成像方式,基于光场的成像方式在记录场景中光辐射的位置信息的同时,也记录了光辐射的方向信息。光场图像“单曝光多视角,先拍摄后聚焦”特点为被动式深度估计方法打开了新的思路,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然而如何在充分利用四维光场信息的同时,解决光场图像基线窄、遮挡区域深度估计误差大等问题是该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研究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1)提出基于稀疏AD-Census及十字多视点的匹配代价计算方式。
随着城镇化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推进,施工项目的数量与日俱增,而由于建筑工人安全意识不强,在施工现场每年都会发生大量因安全违规导致的安全事故。定期开展安全培训与安排安全巡视员进行现场巡视等手段对于降低工地安全事故率只能起一时之效,无法时刻对施工现场的安全违规进行监督。近年来,以工地上广泛安装的监控摄像头作为视觉终端,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对施工现场的工人违规行为进行安全预警是一个新的研究热点,并且对
随着城市生活水平的提高,公民对公共安全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但是,近些年因为大规模人群聚集活动导致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因此,利用智能监控系统对人群密集场景下的人群数量、密集程度以及潜在的安全事故风险进行预测,为人工管理提供参考信息是很有意义的。近年来,基于人群密度估计的人数统计领域不断发展,现有的人数统计方法已经达到了较高的准确率,但是这些算法需要具有强大计算资源的硬件设备进行支持,且算法的推理时间长
如今,在工业领域中,智能制造是推进工业制造领域快速发展的原动力,数据是联系新兴技术与智能制造的纽带。然而,目前工业产品从设计、制造、加工、生产以及销售产生的庞大数据多以关系型数据库进行存储,使用该种方式存储,在增加数据冗余性的同时使得数据的存储聚合度降低,导致知识的潜在价值被埋没。为发挥工业数据价值,发掘工业数据的潜力,本文将知识图谱技术应用于工业设计行业,利用图结构的方式,将工业设计数据进行重组
在地底资源开发和地质勘探中,电磁波测井是一种重要的获取地层信息的手段;其中电磁波测井中有两种重要的探测方式,一种是在单口井中的无载波脉冲雷达体制,一种在两口井或者多口井之间的井间电磁体制,本文将针对两种系统的发射源的设计与实现进行讨论。在无载波脉冲雷达体制中使用的发射源是双极性高斯脉冲,这种脉冲具有瞬时功率高、大带宽、幅度高等特点;在本文的设计中主要是通过雪崩管来产生单极性的高斯脉冲,并通过Mar
微显示技术是近几十年来随着电子信息化进程加快而兴起的显示技术,它凭借微型化、轻重量和高分辨率等独到之处,已成熟运用在军工技术、医疗卫生、交通通讯等领域。其中,采用成熟的CMOS集成电路工艺制作的LED微显示器件更具特色,是一种集成了微电子器件、光电系统和集成电路等的综合性器件,具有极为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立足于与标准CMOS技术完全兼容的硅基光源,基于使用该光源的光电微显示像素阵列而设计了一套完整
互联网的发展使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更丰富,然而获取有效信息的效率也变得更低了。为了解决此问题,基于知识图谱的问答系统(KBQA)成为了研究的热点之一,相较于传统的搜索引擎,它能够实时地给用户反馈准确且简洁的答案。构建基于知识图谱的问答系统共需要四步:命名实体识别、实体链接、属性选择和得出答案,其中,命名实体识别和属性选择是研究KBQA的关键技术。本文在研究KBQA的相关技术后,首先在命名实体识别模块
移动互联网用户数量爆炸式增长,用户需求越来越难以满足,为此研究者们提出了移动边缘计算技术,但现有的网络资源优化方案面向的用户群体大多属于同一优先级。因此,在划分用户群体的优先级后,为确保主要用户任务的计算,同时尽可能保证次要用户的使用体验,本文针对双优先级的场景,设计了相应的卸载与资源分配策略。第一,设计了基于计算干扰比和内容流行度的并行神经网络算法。利用MEC服务器上各优先级任务被分配到的CPU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是党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背景下提出的重大决策部署,这一决策部署对乡村现代化建设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关键还要看乡村教育发展,面对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无法满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时代发展步伐的要求,我国乡村教育受到乡村教育队伍现状的制约,导致乡村教育水平无法提升。乡村青年教师作为乡村义务教育阶段发挥教书育人功能的主力军,其工作生活质量水平不仅
计算机技术在过去几十年里的飞速发展,让电磁粒子模拟方法在研究电磁辐射、粒子运动等物理问题的相关领域逐渐流行起来。但是复杂电真空器件的模拟往往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为了解决计算过慢的问题,并行计算开始被应用在电磁粒子模拟中来。近年来并行计算技术的发展为优化并行效率带来了可行的方案。本论文的工作主要是对相关并行计算技术的发展进行深入研究,在CHIPIC-3D粒子模拟软件的基础上应用了MPI-3提出的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