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传统漆画的技术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te_xiaox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漆画具有绘画和工艺两种属性。作为一个画种,绘画性当为其基本品性,工艺性从属于绘画性。漆画的工艺性主要来自传统的漆艺技法,当前很多漆画家将漆艺精致光润的技艺要求,作为漆画艺术唯一的审美标准,在创作中有堆砌材料和炫耀技术之嫌,把本应内涵十分丰富的漆画艺术,自我限制在一个狭窄的范围内。恰恰失去了漆画的灵魂——绘画性。也失去了精神层面的表达。有些漆画作品虽然舍弃了不必要的材料,但却片面追求各种肌理效果以及反复磨显所产生的变幻与斑斓,影响了主题的表达,为肌理而作肌理。陷入了一味强化工艺制作的误区,在反复的涂磨中忽略了主体精神的表达和作品的个性风格。同样背离了漆画作为绘画的基本属性——绘画性,漆画技术的特殊性不是漆画创作的目的,而只是手段。早期的漆器主要用漆绘来装饰的,漆绘在早期取得了丰硕的结果。古代漆绘虽依附于、碗、案、盘、屏风,但仍然充分显示了漆画特有的美学价值。本文就越南漆画绘画性的回归,以大量的篇幅说明了漆画绘画性的必要性与可能性,站在漆画的绘画性这一基本属性去认识漆画,并展开了论述,立足“漆”的特性,漆画现存的问题,反映了过分追求工艺材料的运用和肌理效果的盲目追求,是绘画性不足的问题,接下来是本文的重点,主要谈到漆画绘画性的概念,绘画性回归为漆画带来新的天地,提高了漆画表现的自由度,注重了精神层面的表达,使创作思维呈现多样性,同时也提到了化学漆的作用,化学漆弥补了天然漆的不足,在色彩方面保障了漆画绘画性的实现。丰富了漆画的色彩,在实践中不能排斥化学漆,应该积极尝试各种新兴涂料在漆画里的应用,丰富漆画的表现范围。从绘画的角度来看,漆画的表现范围很宽广。可以和其它画种一样描绘写实的、表现的、装饰的、象征的、抽象的等等。探索漆画绘画性的多方位表现,它可以有油画的写实和厚重、中国国画的雅致和洒脱、版画的明快疏朗。它独有的“漆”味和色彩又是油画、中国国画等画种所难以企及的。在漆画的创作中正确处理绘画性与工艺性的关系,材美工巧作为手段固然重要,但不应以“工巧”为最终表现目的,要从传统的漆绘汲取精神营养,合理利用材料和工艺为绘画性服务,工艺性服从绘画性。以大气的、富有思想性的作品替代精致的小品与唯美的装饰风格。要由“做漆画”变成“画漆画”,让情感来主宰画面,而不是技术主宰画面,技术只是一种手段。艺术作品是情感的载体,所以要让冰冷的漆画板面上焕发出热情,恢弘画意。务使漆画回归到绘画性上,应该遵循艺术创作的共同规律,创造新的有思想性和艺术性、有价值的视觉形象,并对当下的艺术课题做出自己的回答和思考,既创造和更新,在作品的个性,技巧、风格、语言上不断创新,扩充语境范围,发展漆画艺术风格流派的多样化和多侧面的审美内容和审美形式。漆画是一门极富潜力的画种,有待艺术家去继承、挖掘、探索。关键是艺术家怎样调动自己主动性,掌握漆的自身语言去创造具有生命力的艺术,运用漆的绘画性语言去思维,澄怀观道,兼收并蓄。创造出符合现代人审美的新的漆画艺术,越南现代漆画就一定能跻身世界画坛成为表现力及艺术性很强的画种。
其他文献
大学生的消费观形成于大学期间,这一时期的消费观念会影响他们一生的消费行为,树立科学合理的消费观尤为重要。高校可运用生态文化的"化人"功能来塑造人,提高大学生的生态消
<正> 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广大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和日常生活中,创造和形成了各种各样独特的风俗。商业民俗,就是我国民俗百花园中的一枝奇葩。如
<正>散文中的重要句子,主要有关键句、复杂句、修辞句、含蓄句等几种,理解这些句子的含义各有其基本思路。下面就结合2007年高考语文试题作简要介绍。
在事业单位业务活动实施进程当中,固定资产作为关键物质条件,其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应用地位。固定资产同样是推动事业发展深化发展的基础保障。基于此,要求事业单位会计必须认
贫困国有苗圃如何加快脱贫步伐,是摆在苗圃经营者面前的重要课题。介绍了山西国有苗圃现状,分析了山西贫困国有苗圃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贫困国有苗圃脱贫的对策。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愈加激烈。一些企业除了重视规模、效益、利润等指标外,对于职工的幸福指数也更加关注。因此,情感管理应运而生,并逐渐成为企业成长
目的探讨免疫印迹法检测胰岛自身抗体系列——抗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抗胰岛细胞抗体(ICA)、抗胰岛素自身抗体(IAA)在糖尿病分型诊断中的应用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印
2020年一号文件提出的乡村治理工作体系,除了继续对村级治理提出加强党组织领导和在行政村层面推进村民自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以外,着重对县、乡怎么做提出了具体要求。
<正> 美国有统计到40岁的男性2%有阳萎,到50岁有6.7%,到60岁有18.4%,到80岁有75%。由于阳萎检测方法的改进,认为阳萎大部分为心理性的传统观念已被打破。对阳萎病人的检查首先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