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实验以沙芥(Pugionium cornutum(L.) Gaerth.)和斧形沙芥(P. dolabratum Maxim.)为试材,研究有机肥不同施肥量对其不同采收期叶片可溶性糖,蛋白质,游离氨基酸,维生素C以及硝态氮的含量及产量的影响,以期探明沙芥属蔬菜有机栽培的最佳施肥量,其结果表明:1.当施肥量1000~4000kg·667m-2范围内,增施有机肥能够显著提高沙芥和斧形沙芥的总产量,经方差分析,各处理与对照差异极显著,其中施肥水平2000kg·667m2时增幅最大。2.同一采收期内随着施肥量增加沙芥和斧形沙芥叶片可溶性糖含量,蛋白质含量,游离氨基酸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施肥水平为2000kg·667m-2时达到最大值,经方差分析,此时各项指标与对照试验对比均达到极显著差异。其中第二次撇叶采收和第三次撇叶采收时各含量基本均达到较高水平,第四次撇叶采收均开始呈现下降趋势。说明从第二次撇叶采收开始沙芥和斧形沙芥进入旺盛生长期,到第四次撇叶采收时进入衰退期,各项生理指标随之下降。3.同一采收期内不同处理间沙芥和斧形沙芥叶片随着施肥量增加硝态氮含量也随之增加,在施肥为4000kg·667m-2的第一次撇叶采收期时分别达到峰值:2886.87mg/kg和2631.36mg/kg。但随着采收期的推移呈现下降趋势,说明植株在营养生长成熟的初期需要在有机肥和土壤中吸收大量的氮元素进行有机物合成,并且当施肥量增加时,植株叶片内硝态氮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试验。以上结果表明:在施肥为1000~4000kg·667m-2范围内,增施有机肥能够显著提高沙芥和斧形沙芥叶片产量,其中施肥水平为2000kg·667m2时增幅最大,同一采收期内除硝态氮以外其营养成分也在此处理下达到峰值,而同一采收期内硝态氮含量随着施肥量增加呈现持续增长趋势,当施肥量为4000kg·667m2沙芥和斧形沙芥叶片硝态氮含量已经接近国家标准的上限。综上所述,建议沙芥属蔬菜有机栽培时,应选择施肥水平2000kg·667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