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元素。回顾历史,人类与河流的关系经历了原始自然利用、人为工程控制、治理污染河流、系统综合修复四个时期,现在我国对滨河景观的系统综合修复研究刚刚起步,充满了机遇与挑战。论文以城市滨河空间景观研究为主线,纵向以时间为脉络,横向以国家为脉络,收集了国内外滨水区的形成、发展与研究现状,就滨河景观水体修复研究、滨河景观设计研究、滨河生态理论研究三个方面发展历程进行介绍,并提出适合中国城市滨水景观建设的基本原则。围绕上文探讨的研究对象与内容,制定技术路线,首先收集文献资料,其次,选取长沙城区内具有代表性的湘江与浏阳河,进行实地考察,从水质、河滩、驳岸、绿化等要素分析了湘江和浏阳河滨河景观空间存在的问题,再次,通过收集整理、研究探索滨河空间景观设计的相关理论依据,提出滨河景观设计应该遵守的原则,并对现存问题提出生态改善举措意见,最后理论结合实际,综合上述理论探讨对湘江某段滨河空间进行设计,探讨理想的城市滨河空间景观模式。通过对长沙城区湘江及浏阳河滨河景观的现状调查,发现滨河景观存在排污不善,局部地段水质恶化;河道破坏,两岸水土流失严重;设施陈旧,驳岸处理手段落后;抵御力差,天然洲滩河道丧失;绿化欠缺,周边环境联系较弱五个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文献研究,提出在城市滨河景观建设中应以生态学、游憩行为学、水流动力学、景观设计学作为理论依据,遵循环境联系性原则、地域特色性原则、布局科学性原则、亲水性原则、以人为本原则和多样化原则进行设计。并依照以上理论研究,对应长沙城区滨河景观存在的问题,提出通过加强水质改善、恢复自然河道、提高护岸技术、改良植物种植、增加生物多样性五个方面,改善滨水景观现存问题。最后,理论结合实际,对湘江某段滨河空间进行实例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