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标准化护理干预对乙型肝炎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6月在南京市第二医院产科门诊产检并符合纳入标准的产妇180例,对照组、试验组各90例。对照组在产科门诊进行常规的医生产检,而试验组给予常规医生产检和标准化护理干预。具体干预包括:母婴阻断知识学习、制定分娩计划、孕期营养及运动指导、控制体重增长、自我监测胎儿情况、介绍自然分娩好处、指导减痛方法、产时配合技巧、会阴损伤的介绍、分娩体验、分娩期并发症的讲解、定期电话随访并及时解决问题、个别解答指导并建立孕期个性化管理档案,给予系统连续的心理支持及干预等。观察两组孕产妇抗病毒治疗的依从性、剖宫产率、入组时及入待室待产时的焦虑水平、分娩应对能力、自然分娩的会阴侧切率、孕期体重增长与新生儿出生体重情况、宫内感染发生率、产后2h出血发生率、巨大儿发生率。[结果](1)两组产妇在入组时年龄、学历、工作、家庭收入、居住地、医保、乳头凹陷及孕前体质指数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产妇HBeAg、 HBcAb阳性人数。HBV-DNA>1000 copies/ml人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临产前外周血中HBsAg的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两组产妇抗病毒治疗的依从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漏服药物人员及次数较多。 (4)入组和入待产室待产时的焦虑评分比较:组间比较,入组时两组产妇焦虑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对照组的焦虑评分明显高于试验组(P<0.05);组内比较,对照组入待产室待产的评分高于入组时(P<0.05),试验组入组时和入待产室待产时焦虑评分无明显变化(P>0.05); (5)两组产妇在入待产室待产时分娩应对能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分娩应对能力评分明显较高。(6)两组产妇分娩疼痛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发生重度疼痛的数目明显较少; (7)孕期增重情况比较:对照组孕妇孕期体重增长超过标准的高于试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情况比较:对照组的新生儿出生平均体重及巨大儿率高于试验组(P<0.05); (8)分娩方式的比较:两组产妇分娩方式、会阴切开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剖宫产发生率及会阴切开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9)入组时,两组产妇凝血功能无差异,但产后2h出血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0)新生儿出生后采血示:HBsAg均为阴性,HBV-DNA<1000 copies/ml, HBsAb、HBeAb、HBeAb、HBeAg阳性人数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化护理干预可以提升产妇依从性,减少初产妇的剖宫产率及阴道顺娩侧切率、减轻分娩时疼痛和焦虑水平,提升分娩应对能力,使初产妇孕期体重增长维持在正常区间,减少巨大儿及产后出血的发生,改善了分娩结局,值得进一步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