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的新课程课时计划评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tlf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和深入,特别是Internet与校园网的接轨,为中小学教育开辟了广阔的应用前景。我国教育信息化进程的推进历经曲折后,人们逐渐达成共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归根到底要靠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如今,素质教育、教育信息化和新课程改革均对教师在教学理念、知识结构、思维方式、教学能力以及教学手段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这种教师专业发展形式在客观上要求教师积极更新观念、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和业务能力,实现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从而切实有效的促进新课程的实施及日常教学的改革。新课程改革的推行,结合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联系到普通中小学日常教学与管理工作,针对传统课时计划评价在评价内容、评价方法、评价标准及评价过程中存在的缺陷,使得开展基于网络的新课程课时计划评价系统的设计与实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在深入分析梳理新课程、教育评价、教师评价、发展性评价等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构建一个立足于当前中小学日常教学管理活动实际需求,以发展性评价为主导,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以学生、教师、专家、领导为评价主体的网络课时计划评价系统。借助于灵活的数据库技术,建立了一套多维度、开放性的课时计划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为各项指标确定权重。随后,本研究着重讨论了新课程课时计划评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提出了评价系统的总体设计思想,按需求分析对系统的总体架构、功能模块等做了详细设计,并在此基础上利用Java实现了系统的关键模块。通过课时计划评价系统的设计开发,规范了课时计划的评价流程,完善课时计划的评价工作,减轻以往教务人员评价课时计划的工作负担,提高优秀课时计划的重复利用率,为教师减负松绑,切实有效地推动新课程标准下的课时计划改革,引领教师编写个性化、实用性的课时计划,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与专业素养。
其他文献
小学英语课程在我国农村地区已开设了相当长一段时间,农村地区师资薄弱,大多数小学英语教师通过一段时间的转岗培训即上岗执教。调查显示,很多农村小学的英语课是由其它学科的教
负面身体自我(negative physical self)是对身体的消极认知、消极情感体验和相应的行为调控。这类人群对身体信息的注意及记忆过程存在加工偏向。以往的许多研究已经表明负面
德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不断对人才提出新的要求,特别是对学生的思想、人格、心理等方面的要求不断提高。另一方面,市场经济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