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Cu-Mg包共晶凝固行为实验研究及凝固路径数值模拟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iyuan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液态金属的凝固机制、相变规律及其形貌组织演变是凝聚态物理和材料科学领域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针对二元合金系的凝固已经建立了成熟的快速枝晶生长和共晶生长模型,对偏晶和包晶凝固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实际应用中的合金绝大多数为三元甚至多元合金,迄今为止,即使对于三元合金,相对完整的凝固理论体系还尚未建立。因此,围绕多元合金系开展系统深入的凝固规律研究仍是今后凝固科学的主要方向之一。目前,诸多三元合金系,如工业用铝合金Al-Fe-Si和Al-Cu-Mg,耐磨铸铁Fe-C-Cr,以及Fe-Mo-Si、Pb-Bi-Sn、Cu-Ni-Sn等,其凝固过程中均发生三元包共晶反应,即L+α→β+γ,从反应物看它具有包晶反应的特征,从生成物看它又像共晶反应,涉及的相变反应相对较为复杂,目前尚无完整的理论体系建立,其中关于三元包共晶合金凝固规律的研究很少,人们对于三元包共晶合金凝固特点的了解相对匮乏。因此,研究包共晶合金的凝固机制、组织形态演变规律及相组成特点,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工程意义。由于本文研究的三元包共晶合金在经历三元包共晶反应之后,继而发生了三元共晶反应,最终凝固组织由复杂的包共晶组织及三元共晶组织构成。为了更好的研究包共晶组织,本文首先研究了三元共晶附近合金成分的凝固组织转化特点、相组成及凝固路径,并对其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在此基础之上,本文又对Al-Cu-Mg包共晶附近合金成分的凝固组织转化特点及相组成进行了研究,并对其凝固路径进行了数值模拟。本文主要完成了以下内容:设计了本文实验所用装置,包括液淬石墨样杯、样杯卡具、铸型以及热电偶的制备等。研究了Al-Cu-Mg三元共晶合金相组成以及显微组织转变规律,在此基础上得出了Al-Cu-Mg三元共晶合金凝固路径,同时结合本课题组提出的微观偏析统一模型及Thermo-Calc软件,改进已有的算法对Al-4.37%Cu-27.02%Mg、Al-10.68%Cu-25.00%Mg两种合金凝固路径进行数值模拟。继Al-Cu-Mg三元共晶合金研究之后,本文采用液淬试验方法研究了Al-Cu-Mg三元包共晶合金相组成以及组织转变特点,在此基础上得出了Al-Cu-Mg三元包共晶合金凝固路径以及可能的包共晶凝固机制,并结合本文改进的算法对Al-14.15%Cu-18.40%Mg包共晶合金凝固路径进行数值模拟。
其他文献
数学建模实验是近几年才出现的一门新课程,全国有许多高等院校已先后开设了该课程,这方面的教学工作尚处在探索阶段,本文通过一个具体的教学课件介绍了我们在这方面的一些尝
本文研究的对象是所有权保留买卖中的买受人利益保护。所有权保留是一种非典型性担保,因其特有的价值日益得到人们的欢迎,在信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逐渐得到了应用。然而所有权
由于燃料球的随机分布和球床的壁面效应,球床式高温气冷堆堆芯孔隙率分布会有一定的不均匀性。深入认识壁面漏流、随机孔隙率对球床温度分布均匀性的影响对进一步提高高温气
CD40/CD40配体(CD40L)是一对互补的跨膜糖蛋白,表达于免疫细胞、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血小板等多种细胞上,参与免疫、炎症、高凝等多种病理生理状态的调控。大量研究表明:
20世纪70年代以来,产业内贸易研究已经拥有了一个相当完善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一般认为,产业内贸易对于提升产业的竞争力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首先,随着技术的发展进步以
本报告主要阐述作者在2010-2011学年暑假期问,到青岛瑞华科技集团翻译部实习时参与的电脑灯控制台使用说明书翻译项目情况。通过项目概述、项目分析和项目实习总结三个部分介
巢湖市旅游资源丰富、特点突出,但旅游经济发展一直徘徊不前。巢湖市旅游业存在融资总量严重不足,融资方式传统、单一,直接融资难,企业信用缺失等问题严重阻碍了巢湖市旅游业
长期以来,国内治理模式的研究多以引介或批判西方概念或范式为主,对西方治理模式的生产机制缺少深入探究,难以破除西方治理研究的话语权垄断。事实上,西方国家、市场和社会治
采用一种国产有机硅树脂和环氧树脂,在160~240℃共缩聚合。以低分子量聚酰胺为固化剂,钛白粉、铝粉为耐温填料,制备一种有广泛用途的、常温固化的环氧有机硅耐高温涂料。采用
近几年,乳品质量问题频发,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发生后,又发生了蒙牛毒牛奶事件,虽然只是某一批次产品中黄曲霉毒素M1超标,但是蒙牛没有很快查出问题原因并给出合理解释,引起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