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胃癌术后患者出现胃肠功能障碍,导致患者心理及生理机能出现严重负面作用,延长患者住院总天数,增加病人住院总费用,并对以后必要放化疗的选择出现治疗延误拖延,对胃癌预后造成不利影响。本研究旨在通过比较胃癌患者术前术后残胃胃酸的程度及胃泌素变化,观察不同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与其高低是否有相互关联,为胃肠功能恢复的评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1、收集我院2014年5月-2016年9月资料完整、经病理确诊的、临床分期为ⅠB~IV期的胃癌病例82例,所有病例均行限期胃癌根治术。2、在我院检验科检验实验室检测患者空腹血清胃泌素水平,记录手术前一天及术后第1、7天空腹血清胃泌素数值;术前及术后第1、3、5、7天经胃管抽液测残胃PH变化。3、记录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胃管拔除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开始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住院总时间等。将术后5天停胃肠减压,保留空肠营养管,7天经口自主进食流质饮食,未出现不适症状患者设为对照组。不能按时进食水或7天后进食水后再次出现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12小时不能恢复继续进食水并排除吻合口狭窄患者设为观察组。4、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对照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肛门排气时间、胃管拔除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2.92±0.3)h、(453.1±131.9)ml、(42.18±15.62)h、(4.52±0.7)d、(5.82±0.81)d、(12.82±0.81)d,观察组分别为(3.08±0.55)h、(542.8±75.6)ml、(74.26±11.53)h、(6.73±0.51)d、(5.87±0.66)d、(14.08±0.84)d,两组在肛门排气时间、胃管拔除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胃癌患者术前术后血清胃泌素变化呈V形,术后第1天较术前呈明显下降,于术后逐渐升高,至1周左右接近术前水平。两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3、胃癌患者术后胃酸PH值较术前增高并于术后1周略有降低;行远端胃癌根治术患者PH数值明显高于近端胃癌根治患者。术后第5天两组统计学有差异。结论:胃癌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与患者的血清胃泌素无相关性,与胃酸PH的水平有一定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