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化稀土纳米材料的合成及其生物成像应用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zhang3280618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稀土发光纳米材料作为新一代探针在生物成像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有关它们在生物体内的代谢和分布的研究还很少,而这些数据对于它们的安全性评估至关重要。现在常通过对生物组织中的稀土离子含量进行ICP-AES分析来研究其代谢分布,此方法过程繁琐且不直观。另一方面,为了进一步提高生物发光成像中的穿透深度和分辨率,还需要提高发光效率、优化激发和发射波长以减少生物组织对光的吸收和散射。针对以上问题,本论文开展了以下几个部分的工作:1、153Sm3+/Yb3+/Tm3+共掺杂的多功能NaLuF4纳米材料用于UCL和SPECT双模式生物成像153Sm是稀土元素里常用的放射性核素,它的物理半衰期是46.3小时,衰变后辐射出中等能量的β射线和γ射线,因此,适用于长期的SPECT成像和长期的生物分布研究。我们采用一步水热法直接合成了水溶性的153Sm3+、Yb3+和Tm3+共掺杂的NaLuF4纳米材料,将其应用于上转换发光(UCL)和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SPECT)双模式活体成像。通过gamma计数器定量分析了此纳米粒子在小鼠体内的分布。对注射了材料7天后的小鼠进行组织切片和血清生化分析后,发现此材料在生物体内没有明显的毒性。2、Nd3+掺杂的稀土纳米材料用于活体的近红外(NIRⅠ和NIRⅡ)发光成像我们合成了能在890 nm和1060 nm具有双发射峰的Nd3+掺杂的稀土发光纳米材料,将其应用于小动物的NIRⅠ和NIRⅡ两个近红外光学窗口的活体成像。通过体外实验和体内成像,对比研究了在730 nm或808 nm激发下,NIR与NIRⅡ收集信号时的成像效果,发现在808 nm激发的条件下,NIRⅡ成像效果最好。采用对1000-1400 nm处光子更加灵敏的InGaAs CCD作为检测器,在808 nm激发下,NIRⅡ成像还能看到小鼠四肢和头部的细微血管。3、Gd(OH)3纳米棒在材料生物体内的长期分布和毒性研究Gd(OH)3是一种优良的磁共振造影剂,且可能易于在酸性的溶酶体中被分解而排出体外,但对于它在生物体内的长期分布和代谢的研究比较少。基于这些问题,我们将微量的153Sm3+掺杂到Gd(OH)3纳米棒中,利用SPECT成像直观地研究了此纳米棒在小鼠体内的分布,并通过gamma计数器定量检测了此纳米棒在小鼠各个器官和组织中的含量。此外,对尾静脉注射了100mg/kg的此纳米棒的小鼠的活体毒性研究中,在长达150天的观察期内未发现明显的毒性。
其他文献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文 [1]对不定方程      x4- y4=n (1)的整数解求法作了探讨 ,笔者认为有必要作一些说明 .容易验证 :奇数的四次方除以 16余 1.n =(x - y) (x +y) (x2 +y2 ) ,n(n 1)必为
在外界环境中,由于渔船雷达信号工作频率和位置的分布都比较集中,因此,对于无源定位系统来说,针对渔船雷达信号的区分和定位一直以来都是难题。基于DBSCAN算法,利用马氏距离
岸-船雷达系统能够为船舶提供目标探测以及定位等功能,数据处理以及传输技术决定着雷达系统的性能。当前随着雷达技术、信号处理技术以及数据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研究新一代
摘要:自上海市实施小学体育“兴趣化”教学改革以来,已有三年,其实施效果如何是各教育工作者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对当前上海市小学体育“兴趣化”教学改革现状进行了简要总结并提出了几点优化建议。  关键词:上海市;小学体育:体育“兴趣化”改革  一、实施背景  兴趣是原有的,需要外界的激发、引导和保持。小学是学生学习的启蒙阶段,在这一时期形成的兴趣和习惯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以后的
摘要:社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提高国民身体素质显得越来越重要。在全民健身的大环境下,体育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构成部分,理应适应当前社会发展。观察高校体育教学的现状,发现教学交往缺失明显,对体育教学质量构成严重的影响。本文就高校体育教学中教学交往的缺失与建构进行简单分析。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交往;建构  作为高校教育非常重要的环节,体育对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发挥着非常关键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