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了基于烟草近红外光谱的偏最小二乘模型分析烟草样品中总糖、还原糖、总碱和游离氯含量的方法,引入小波变换作为光谱前处理手段以解决近红外模型在多台近红外光谱仪间的转移问题。研究了检测卷烟烟气中氰化氢释放量的光度分析新方法,利用异烟酸-1,3-二甲基巴比妥酸新显色体系取得了比传统显色体系更好的性能。
采集了400多个烟草粉末样品的近红外光谱,分别用原始近红外光谱、一阶导数光谱、二阶导数光谱和离散小波变换重构光谱建立烟草中还原糖、总糖、总碱和游离氯的偏最小二乘模型。用独立样品考察了这几种模型在在5台傅立叶变换型近红外光谱仪间的转移性能,并对影响近红外分析模型转移的机理进行了探讨。重点研究了不同小波基和离散小波变换阶数的选择对近红外预测模型及模型转移性能的影响。通过优化小波变换光谱前处理参数,用小波变换重构光谱所建立的近红外分析模型校验残差下降,转移性能显著提高,成功实现了在一台近红外光谱仪上开发的模型可以不带标样直接转移到其他仪器上使用。研究结果表明:小波变换在消除干扰信息的同时不引入新的干扰因素,并且能够同时进行扣除基线和滤噪的计算,应用于近红外光谱前处理时具有突出的优点,是提高近红外预测模型转移性能的一种有前途的技术。
应用基于异烟酸-1,3-二甲基巴比妥酸的新显色反应体系,建立了用连续流动仪检测卷烟主流烟气氰化氢释放量的方法。考察了卷烟主流烟气烟气捕集方式、连续流动仪配置参数、反应试剂和反应条件对检测方法的影响,考察了可能造成干扰的14种阴离子与15种阳离子对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卷烟主流烟气粒相物和气相物分别捕集的方式具有最好的捕集效率,基于新的显色体系所建立的检测方法回收率高,适用的线性范围宽,检测结果不受烟气中的痕量干扰组分的影响。与国际上普遍采用的基于吡啶一吡唑啉酮显色体系的加拿大标准方法比较,异烟酸-1,3-二甲基巴比妥酸显色体系安全环保、稳定性好、操作简单、灵敏度高、重复性好,是测定卷烟主流烟气HCN释放量的更优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