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大多数人对医疗条件的要求越来越高。伴随医学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影像后处理系统和PACS系统等将医学与信息技术结合的高新技术成为医学信息化重点发展的方向。同时在影像设备研制和远程医疗领域也已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本文针对医学影像后处理方向展开系统设计。该设计有利于医生能够更加方便的提取医学影像中所显示的病灶部位,有利于分析某种疾病不同组织(器官)上的综合表现,能够通过得到的数据更加合理的分析病因同时给出合理的治疗方案。 在西医治疗发展的早期,医生需要通过直接观察病人的CT图片分析病人的病灶点。这项工作繁琐复杂,而且需要具有丰富经验的医师才能给出合理的解释,这种治疗方案无形中加剧了医生的负担和工作量。近几年随着网络和信息化系统的普及,医学图像处理系统开发在很大程度减轻医生的工作量,将医生主要的工作目标转向具体的病理分析,而不是做图形和图像手工的提取工作,同时医学影像后处理系统可以更加直观的反映具体的病理信息,通过具体的数据分析具体的问题。 本文的主要通过VTK,ITK工具包和VS2008平台进行系统设计。主要目标实现DICOM图像观片、三维仿真、RIO区域提取和腹部血管分割等工作。其中VTK工具包主要实现图像显示和后期渲染,ITK工具包主要做常用的算法封装与算法实现,采用MFC(Microsoft Foundation Classes)做为用户显示的GUI接口。 系统主要分为五大部分主要包括:DICOM文件读写模块、观片模块、测量模块、三维重建模块和腹部血管分割模块。其中文件读写系统主要针对DICOM标准图片进行分析和显示,观片和测量模块是针对具体的病灶点进行分析测量,三维重建是比较直观的反映人体的内部三维结构,更加准确的反映肿瘤等需要手术切除的部分。血管分割部分主要通过不同的算法提取血管并进行三维显示。本文最后给出不同模块的结果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