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化与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分布式创新由于更有利于企业间的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应运而生且迅速发展,其成功的关键在于实现知识共享。但在分布式创新网络的形成与组织过程中,知识在节点间的流动常因多方因素影响而形成知识粘滞效应,造成分布式创新成功组织与实施的现实困难。回顾已有文献,不少学者分别对分布式创新与知识粘滞进行了有益探讨,但这两方面的研究基本处于游离状态,关于分布式创新网络中节点间的知识粘滞问题,尚无统一、系统的研究框架。因此,对该问题展开系统且有针对性的研究,既能丰富现代技术创新与知识管理理论,又能对企业创新实践提供参考。本文基于统一的理论视角,结合理论研究、模型构建、计算实验及案例研究的方法,依次从要素与系统、动态机制模型构建与分析、削弱管理系统架构及案例研究展开对分布式创新网络中节点间知识粘滞的形成、作用及管理问题的探讨。 本文的主要内容与创新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基于系统性研究的需要,进一步界定了分布式创新网络、分布式创新网络中的节点、分布式创新网络中节点间的保留型知识和流动型知识、分布式创新网络中的粘滞知识和知识粘滞等研究对象的内涵与范围。其次,提出了“理性经济节点”的研究假设;并通过整合“情境行为模式理论”、“活动理论”和“分布式认知理论”及其与分布式创新理论的关系,形成了本研究的逻辑主线——分布式创新的“S-A-C”的理论视角。再次,从理论上探析了分布式创新网络中节点间的关系机制、知识的分布及流动机制、知识粘滞的影响因素系统等相关基本问题。进而,分析并构建了分布式创新网络中节点间知识粘滞的动态机制模型,包括收益及启动机制、过程粘滞机制、收益平衡及终止机制,并构建了节点间知识粘滞效应的五个指标模型及运用MATLAB进行计算实验分析,进一步提出了揭示该模型中微观作用机理的相关命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并构建了分布式创新网络中节点间知识粘滞的削弱管理系统及其下属的三个子系统。最后,结合实践调研与理论分析,对中国两个分别来自传统和通讯行业、实施分布式创新的企业展开案例研究,以进一步验证、完善及落实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