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全球能源格局正在发生巨变,全球能源供应结构正在进入以清洁能源为主导的多元化时代,但目前全球能源需求仍倾向于依赖中东石化资源的能源供给模式。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油气资源对外依存度高仍是当下中国能源发展的主要瓶颈和隐忧之一。同时中国还面临着能源总量丰富,但人均拥有量较低,能源分布地域差异明显、能源结构不合理、能源与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等问题,中国能源安全受到严峻挑战。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大力推动经济走廊建设。中巴经济走廊作为“一带一路”中的示范性项目,尤其具有独特的能源发展潜力和优势,更是受到了中巴两国政府的重视。中巴经济走廊一般被认为有四个建设时期,截止2020年,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基本度过早期、近期两个发展阶段,下一步将继续深化能源合作,真正把中巴经济走廊建设成为一条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能源通道。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分析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下中巴能源合作的相关数据,结合相关文献,对前两个发展阶段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取得的成就进行总结归纳。当前建成的能源合作项目已经缓解了巴基斯坦能源短缺的困境,其中瓜达尔港作为重点合作项目在完善配套设施的同时其地缘经济影响力也在不断增强。相关能源合作已经给巴基斯坦带来发展动力,并且有潜力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对中国摆脱马六甲海峡钳制,保障能源安全也有积极的意义。同时中巴经济走廊能源合作也面临内部和外部两个维度的挑战。巴基斯坦基础设施建设不足、政策支持力度不够,且国内安全形势严峻,恐怖势力对中巴经济走廊建设造成不良影响;而中国东西部发展不平衡,西部地区能否承担中巴经济走廊发展重任受到了考验。中巴经济走廊能源合作本身又面临金融扶持不够、资金投入缩水、产业整体集聚性低等问题。外部挑战而言,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存在质疑和误解,以印度为代表的南亚周边地区不断制衡,世界能源本身也面临竞争激烈、能源对环境破坏力大、能源治理体系不平衡等发展困局。针对现有挑战,一方面要坚定开放包容心态,消除其他国家的误解与质疑,加深中巴两国互信互利;还要加大力度提升中国西部“向西开放”水平;同时,要从中国、巴基斯坦以及两国间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这三个维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