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6年2月15日,我国财政部发布了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在内的新的一整套企业会计准则体系,这是继1993年会计改革后我国又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会计改革。新会计准则的颁布和实施适应了当前经济发展形势,特别是经济全球化、资本市场一体化,以及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形势,同时,也有利于我国企业积极应对加入WTO后所面临的“国内竞争国际化”等新形势的挑战。新会计准则在诸多方面都存在历史性的变革,尤其是公允价值计量的全面引入,对我国证券界、企业界、学术界带来深远的影响。由于我国长期采用历史成本为计量基础的传统财务会计计量模式,因此公允价值计量的广泛应用对任何一个企业、个人都是一个持续学习、不断摸索前进的过程。本文从公允价值计量的起源、国内外研究发展历程出发,系统阐述了公允价值的定义、特点及相关计量基础;不但对公允价值计量在我国目前会计实务的实际运用做了全面的回顾,而且还分析了新会计准则体系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内外动因。本文的重点是第五章和第六章,在第五章中笔者对公允价值计量在新会计准则中的具体应用,分别投资性房地产、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资产减值、债务重组、企业合并、金融工具等做了详细的分析说明,不但对相关准则进行归纳总结,而且以会计分录的形式对具体准则做出实际帐务处理,以期帮助更多的会计专业人员更直观、便捷地学习应用新会计准则。在第六章中,笔者全面分析了公允价值计量的应用给企业带来的积极影响,而且从会计生态环境出发,就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障碍也做了全面的剖析;在公允价值计量未来应用的展望方面,笔者认为新会计准则无论从制定、实施、应用方面都应该保持应有的谨慎性,不但要正确看待公允价值在诸如减值准备等准则运用中存在的矛盾,而且要在正确反映并充分披露财务报表信息及相关财务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确保新旧会计准则的平稳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