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检测DNAmethyl transferase1(DNMT1)与抑癌基因p16在大肠癌组织和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探讨DNMT1和p16基因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机制以及二者的相互关系,并从基因水平为预防、早期发现和遏制大肠癌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为大肠癌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线索。方法:收集60例具有完整病历资料的大肠癌和30例与部分大肠癌组织对应的阴性切缘石蜡包埋组织。标本分为大肠癌组60例和阴性切缘组30例,所有患者术前均未行放疗和化疗,无远处转移。应用免疫组化Elivision法检测大肠癌和阴性切缘组织中DNMT1和p16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采用半定量积分法进行判定,结合临床病例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表达情况与大肠癌病理分级、临床分型、临床分期及淋巴转移之间等病例资料之间的关系。结果:DNMT1基因在正常组织中表达率是16.67%,而在大肠癌组织中,其阳性表达率为76.67%,二者之间的阳性表达率有显著差异(p<0.05);在病理分级为Ⅰ、Ⅱ、Ⅲ级的大肠癌组织中,其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79.17%、93.75%,三者之间阳性表达率有显著差异(p<0.05);在临床分期为Ⅰ、Ⅱ、Ⅲ期大肠癌组织中其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2.86%、72.73%、95%,三者间表达率有显著差异(p<0.05);在淋巴结转移分级为N0、N1、N2级大肠癌组织中,其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78.26%、94.12%,三者之间阳性表达率有显著差异(p<0.05);DNMT1基因在临床分型为结肠癌、结-直肠癌、直肠癌的大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5%、66.67%、79.31%,三者间阳性表达率无显著差异(p>0.05);DNMT1基因在男性、女性患者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75.76%、77.78%,二者间无显著差异(p>0.05);DNMT1基因在<60岁、≥60岁患者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78.13%、75%,二者间无显著差异(p>0.05)。p16基因在正常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93.33%,而在大肠癌肿瘤组织中,其阳性表达率为55%,二者之间的阳性表达率有显著差异(p<0.05);在病理分级为Ⅰ、Ⅱ、Ⅲ级的大肠癌组织中,其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5%、58.33%、25%,三者之间阳性表达率有显著差异(p<0.05);在临床分期为Ⅰ、Ⅱ、Ⅲ期的大肠癌组织中其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5.71%、72.73%、15%,三者间表达率有显著差异(p<0.05);在淋巴转移分级为N0、N1、N2级的大肠癌组织中,其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0%、56.52%、23.53%,三者之间阳性表达率有显著差异(p<0.05);p16基因在临床分型为结肠癌、结-直肠癌、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3.57%、66.67%、55.17%,三者间表达率无显著差异(p>0.05);p16基因在男性、女性患者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54.55%、55.56%,二者间无显著差异(p>0.05);p16基因在<60岁、≥60岁患者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56.25%、53.57%,二者间无显著差异(p>0.05)。在60例大肠癌组织中p16基因表达阳性33例,DNMT1基因表达阳性46例;p16基因表达阳性而DNMT1基因表达阴性12例;p16基因表达阴性而DNMT1基因表达阳性25例;p16基因和DNMT1基因表达均为阳性21例;p16基因和DNMT1基因表达均为阴性2例,两者表达呈负相关(rs=-2.759,p<0.01)。结论: DNMT1在大肠癌组织中高表达,且与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提示DNMT1基因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p16基因在大肠癌中表达出现高频率缺失,且与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分级密切相关;提示p16基因的缺失表达在大肠癌中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DNMT1和p16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呈负相关,提示DNMT1基因和p16基因在大肠癌中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发挥拮抗作用,其机制尚待进一步探讨。DNMT1基因和p16基因联合检测可能有助于大肠癌的早期发现及预后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