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对肥胖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相关生物因子的作用关系研究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xiaoyan04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化学改性制备了O-羧甲基壳聚糖(O-CMCs)和N-(2-羟基-3-N,N-十六烷基二甲基氯)壳聚糖(N-CQCs)两种水溶性壳聚糖衍生物,两者的平均重均分子量和取代度分别为6.5×104、0.72和7.9×104和0.21。O-CMCS的Zeta电位值为-31.82mv,而N-CQCs是36.1mv,而且均显示低细胞毒性。  通过对高脂肪食物饲喂的大鼠进行实验,评估壳聚糖、O-CMCs和N-CQCs对肥胖的预防和治疗效果。并将其用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治疗研究。观察了壳聚糖及其两种衍生物控制血清脂质水平和肝脏脂肪蓄积量的作用,研究了其对瘦素和胰岛素抵抗等相关生物因子的影响。此外,其对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和肝脂质代谢酶(LDL-R)的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也通过RT-PCR和Western等方法进行了测定。  结果表明,治疗程度随壳聚糖,O-CMCs和N-CQCs的分子量和表面电荷的变化而变化。分子量为6.5×104的N-CQCs可使体重,体脂率,甘油三酯,空腹血糖,空腹血浆胰岛素,游离脂肪酸,和瘦素的量分别降低11%,17%,44%,46%,44%,87%,和64%,并可使粪便脂质含量增加95%。  N-CQCs比壳聚糖和O-CMCs表现出更明显的对肥胖和脂肪肝相关生物因子的作用效果,说明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的两亲性、溶解性、和表面电荷数量是影响肝脏脂质和LDL-R等相关生物因子水平和表达的主要因素。
其他文献
在已建立的小鼠骨肉瘤FBJ细胞系中,FBJ—S1细胞具有低肿瘤转移性并富含神经节苷脂GD1a,而FBJ-LL细胞则是高肿瘤转移性并缺乏GD1a。迄今已证明存在于细胞膜表面的GD1a调控着FB
目的:为了充分开发利用草苁蓉,阐明其药效物质基础,寻求新的活性物质,对草苁蓉药材进行系统的化学成分研究。并通过建立一份能全面反应草苁蓉特征成分的指纹图谱,为草苁蓉药材的质
在学习滑动变阻器时,很多学生对它的原理、使用方法理解不透,导致在应用滑动变阻器的相关实验中不会正确使用它,进而在解答有关滑动变阻器的习题时出错.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