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月刊》研究(1933-1937)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lhchg19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河北月刊》是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河北省政府河北月刊社发行的政治综合性期刊。由河北省政府主席于学忠创办,瞿宣颖担任总编辑。1933年1月创刊于天津,是具有国民党背景的河北省期刊之一。1935年6月,受日本发动“河北事件”的影响,河北月刊社跟随省政府由天津迁至保定,迁址后继续编辑出版刊物,中途未曾停刊,1937年5月终刊,共出版53期。论文以《河北月刊》期刊资料为主,对该刊的创办、内容和发展进行梳理与分析。第一部分介绍《河北月刊》创办前后国内外社会动荡的历史背景;第二部分围绕该刊的编辑与作者、受众对象、版面编排以及广告进行概括,由此可知《河北月刊》作为政府刊物,其编辑与作者、受众对象大多以官员、学者为主,刊登的广告既有商业类又有文化类;第三部分挑选《河北月刊》上登载的地方自治、社会救济和禁烟禁毒三方面的政令为研究对象,分析国民党执政下的河北省政府在地方民生建设事业上所作出的努力与存在的不足;第四部分通过梳理编修方志的互动、地方色彩故事和地方碑刻的题词,得出《河北月刊》促进了河北地方区域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最后一部分总结全文,探讨《河北月刊》的社会影响与历史作用。论文基于这样的框架,依托原始文本,并与历史环境相结合,对期刊的内容作详细的论述,揭示了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河北月刊》在地方建设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通过《河北月刊》可以看出国民党对河北地区的施政所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但设想的政令与最终的成效仍然存在巨大的差距,人民的生活因此更加艰难。同时对《河北月刊》的整理可为河北省民国时期的新闻史、地方史研究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引起了人们的重点关注。为了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科研工作者们开发了许多适用于检测食品危害物的新策略。其中,基于纳米材料的生物传感是一种快速、灵
近年来,我国将自主创新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而研发投入是企业自主创新的关键性环节,提高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就是要持续地增加对研发的投入。然而,由于研发投入投资回收期限长、研发成功率低、风险较大,加之现代企业两权分离,代理问题严重等,公司高管往往出于机会主义动机,在创新研发投入上权衡短期收益及自身利益,利用其信息优势,削弱对创新研发的投入。那么给予高管适当的激励,是否可以减少委托代理矛盾,是否可以促使股
超级电容器是一种新型的储能元件,又称为电化学电容器。近年来,随着材料技术的进步及制备工艺的进一步完善,超级电容器的功率密度及能量密度均得到逐步提高。与传统电容器相
背景及目的:通过心脏磁共振(CMR),探讨室间隔(IVS)有无形变的肺高血压(PH)患者心功能特点及心肌受损程度。材料及方法:2014年10月至2017年02月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经右心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