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伴随着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各种不确定因素不断增加,城市突发公共事件日益增多,城市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建设也日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深圳市龙岗区突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各种不确定因素不断增加,城市突发公共事件日益增多,城市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建设也日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深圳市龙岗区突发公共事件更加趋向综合化且其防治措施的支持条件有一定的共性,为了更集约地配置有限的资源,更加有效地实现综合防灾,必须建立综合应急避难场所。在综合基本原则中可以采取突出龙岗区特征、突出重点、突出共性整合资源的手段对应急避难场所进行综合。 综合应急避难场所规划要遵守一定的原则,包括与城市总体规划相整合原则、安全性原则、利用现状空旷场地原则、均衡布局原则、适应性原则、灵活性原则。规划基本步骤包括提出规划目标、调研城市现状、整合城市规划、构建整体空间布局、编制近期建设规划、编制远期建设规划、各专项规划修正、建立数据库。 在构建综合应急避难场所整体框架过程中,将龙岗区划分成13个防灾分区并进一步118个防灾单元,建立区、街道办、社区三级综合应急避难场所体系,近期建设规划与城市现状紧密结合,初步建立综合应急避难场所体系,远期规划进一步完善该体系。通过各突发公共事件专项规划对整体框架进行修正、补充。在综合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实施策略上,要在城市的规划建设过程中提高防灾能力、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深化综合应急避难场所规划成果、循序渐进分期建设、普及防灾知识提高防灾意识。 综合应急避难场所试点规划可分为应急管理核心区、应急交通设施区、应急避难疏散区、休闲娱乐区、避难知识宣传区等功能区,同时具备应急供水装置、应急供电网、应急简易厕所、应急消防设施、应急监控装置等。试点规划实施策略包括开发时序和细节改造。
其他文献
伴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深入推进,中国城市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变革,社会人群的关系在这一进程中不断重构与调适。城市人对城市记忆、城市文化有了更加珍视的理解。城市注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根本条件,对于城市,更是一条城市发展的生命之脉。在黄河流域,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仅占全国人均的四分之一,单位耕地面积水资源量还不足全国的五
2001年夏至今,天津美院美术馆的设计与建造已历时四年之久,本文主要针对天津美术学院美术馆整个工程的设计过程.从方案设计构思之源,至工程建造形成之末,分析设计过程中的得
本文主要研究建筑遗产的非物质文化环境的保护理论和方法。建筑遗产作为人类不可再生的资源有其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建筑遗产的文化环境由于它的“非物质性”
随着城市居民夜间活动的逐渐增多,夜生活日益丰富,对城市夜间光环境的营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于是,城市夜景观照明事业迅速发展起来,各种“亮化”工程如雨后春笋般建设起
住区空间环境的研究早在二战后就陆续开始,国内外对住区空间环境的研究大多停留在对空间自身的功能、规模、尺度、形态、下垫面材质等方面,而从满足人们交往需求及促进邻里关
本文从技术角度切入当代地方建筑的研究,建构基于地方建筑的适用技术研究构架。首先通过回顾适用技术理论发展的过程,明晰了当代适用技术的特征和发展方向。在地方建筑与技术关
文章在调研基础上,针对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若干问题,通过借鉴传统聚落、城市住区居住环境的优势,提出当代新农村要在提供现代化生活的同时,建构“具有乡土气息的外部空间
本论文以少儿心理发展学为理论基础,以当前东北城市集合住宅中的少儿居室现状为背景,从分析少儿心理和行为发展特征入手,揭示目前在城市集合住宅中的少儿居室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
极域型公共空间就是指那些在城市公共空间系统中居于核心地位,有着明确的象征性和文化符号意义,与人们的既存价值系统和地域文化认同相符合,并且能够维系城市社会公共生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