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京津冀地区正共同面临着“五个告急”,即区域形象告急、生态环境告急、城市品质告急、发展模式告急和理论研究告急。从提出环渤海概念之后,其核心内容的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始终是区域经济学面临的重大挑战:传统的理论模式、战略思路、协同举措似乎都难以改变三地各自为战的“内生动力”,所谓“中国经济增长第三极”多年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这是本论文的难点所在,也是本论文的亮点所在。作为中国的政治核心区域,京津冀的协同发展,不是区域战略而是国家战略,需要站在国家的高度协调三方关系,实现京津冀的深层次、全方位协作。这比较适用于“包饺子理论”:包饺子的是中央,京津是馅、河北是皮,既要好吃,又要下水煮不破。为此,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必须在中央直接领导下,做到“六个坚持”:坚持生态优先发展、坚持产业梯度重构、坚持城乡三个统筹、坚持国内国外同步、坚持立当前看长远、坚持政府科学主导,沿着“鱼水共济”的区域价值指向,遵循“微笑曲线+生态红线”的经济取向,明确京津冀“双城一区三化”的功能定位,构建“两核两翼三副”的“2+5”新格局,把加速推进京津冀“四化”建设作为重点任务,即产业安排梯度化、生态环境共建化、交通体系同城化和城乡统筹长期化,打造出一个面向世界的具有强大影响力、竞争力、话语权的首都经济圈。论文应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相关理论,借助实证分析方法,指出京津冀经济一体化是外部和内部的共同需求。全文研究阐述了研究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明确研究方向、研究方法和研究的基本框架以及各部分之间的内部联系等。创新提出了区域协同的“包饺子理论”、“鱼水关系理论”、“生态红线”理论、“区域微笑曲线生态格理论”等,为实现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提供适宜的理论基础。总之,论文从京津冀三地的实际情况分析,提出了推进京津冀体制机制一体化创新的思路及重点;在对区域合作进行实证分析后,提出了可操作性的合作机制;界定了京津冀各区域的功能定位,提出了加快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着力点和发力点。得出以下结论:中央直接领导是协同发展根本,三地一体合作是协同发展关键,行政体制创新是协同发展保障,生态环境共建是协同发展基础,产业梯度设计是协同发展要旨。论文研究对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有重要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