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骨骼肌胰岛素抵抗形成的过程中,脂质代谢的异常被认为是是其主要表现形式,而AMPK对代谢的影响作用被不断探讨,尤其是AMPK对于骨骼肌中的脂质代谢的功能研究比较常见。研究认为(尤其是针对细胞水平上的研究)AMPK能促进肌细胞中的脂肪酸氧化,并抑制脂肪的合成。然而,近年来的一些研究结果也表明,骨骼肌中的脂肪酸氧化与AMPK的激活和ACC的磷酸化不存在直接的关系,为了近一步了解AMPK对于脂质代谢的影响以及对肥胖诱导的胰岛素抵抗的关系,在本研究中,我们培育了肌肉特异性AMPKα2敲除小鼠(命名为mAMPKα2-KO),测定该敲除小鼠的生理指标,检测了肌肉中的脂代谢相关基因以及肌肉分泌因子的表达和分泌。现已得出来以下几点研究结果:1,肌肉特异性敲除AMPKα2小鼠(mAMPKα2-KO)的培育。通过使用AMPKα2flox/flox小鼠与MCK-CRE小鼠进行杂交及回交,可得到我们需要的骨骼肌特异敲除AMPKα2小鼠,培育的该敲除小鼠的正确性可通过PCR技术、WB技术得以鉴定。2,骨骼肌特异敲除AMPKα2小鼠的胰岛素敏感性及脂代谢指标。在正常饲喂时,敲除小鼠与野生型小鼠一样,都存在相似的胰岛素敏感性。但在高脂饲喂条件下,敲除小鼠的胰岛素抵抗较野生型小鼠轻微,胰岛素敏感性较野生型有所改善。血脂甘油三脂及高密度脂蛋白测定结果显示,骨骼肌AMPK敲除后血液中甘油三酯及高密度脂蛋白都较野生型偏低,经过对皮肤毛发甘油三脂测定,发现敲除小鼠采食高脂饲料后其血脂大部分通过皮肤形成油脂排除,这也可能是了小鼠较野生型小鼠偏小、偏瘦的原因之一。3,骨骼肌特异敲除AMPKα2小鼠的肌肉中脂代谢相关基因mRNA表达水平。肌肉AMPKα2敲除后ACC磷酸化水平降低了,但在mAMPKα2-KO小鼠中我们却没有看到大量的肌间脂肪沉积。在本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到肌肉中脂肪酸氧化相关基因(PPARα,CPT-1,ATGL)的mRNA水平上升而甘油三脂合成相关基因(Ap2)的mRNA水平下降。这表明AMPKα2敲除后AMPK对脂代谢的影响在体内体外不一致。4,骨骼肌特异敲除AMPKα2小鼠的肌肉中肌肉分泌因子的mRNA表达以及在肌肉、血液中的分泌量。AMPK与某些肌肉分泌因子的分泌表达存在着相关性,两者共同参与了细胞、活体中的多项代谢活动。因此,AMPK敲除后也可能会影响到肌肉分泌因子的表达。实验显示,小鼠肌肉敲除AMPKα2后,IL-6、MSTN、FGF21、INSL6、CXCL1的表达量较野生型小鼠都有很大的提高,但myonectin的表达量较野生型小鼠显著降低。结合IL-6在肌肉和血液中的分泌量结果,我们相信,肌肉中的AMPKα2影响着肌肉分泌因子的表达和分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