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家庭金融是与公司金融、宏观金融并列的独立研究领域,家庭金融指的是家庭如何利用资产以及负债来实现家庭的金融收益最大化。我国目前的家庭金融发展的较快,其中家庭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债务这些年来是在迅猛上升的。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我国经济转型越来越需要健康强国的大的时代背景下,以及我国家庭负债总量不断增长、家庭债务结构不断变化的现状下,深入客观分析不同的家庭债务对健康的影响显得很有必要性,以期能够为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庭金融是与公司金融、宏观金融并列的独立研究领域,家庭金融指的是家庭如何利用资产以及负债来实现家庭的金融收益最大化。我国目前的家庭金融发展的较快,其中家庭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债务这些年来是在迅猛上升的。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我国经济转型越来越需要健康强国的大的时代背景下,以及我国家庭负债总量不断增长、家庭债务结构不断变化的现状下,深入客观分析不同的家庭债务对健康的影响显得很有必要性,以期能够为决策者制定健康与家庭金融政策时提供一定的参考,进而促进我国居民健康水平的提高和推动我国经济健康平稳的增长。本文利用2016年北京大学调查的CFPS数据,实证分析了家庭债务对健康的影响。通过实证分析,本文旨在回答三个问题:一是在当前家庭债务是否影响健康以及家庭债务是如何影响健康的?二是不同来源渠道的负债和房贷又是如何影响健康的以及影响的差异性如何?三是家庭债务是否会对不同的群体造成不同的影响?为了回答上述三个问题,本文通过使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从家庭债务平滑不同时期收入,促进消费、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这两个视角下,提出了三个研究假设,分别对理论假设进行了检验,得出了下列研究结果:家庭债务对健康具有正向作用;引入债务平方项后发现过度负债会对健康产生负向影响;房贷显著性的对健康产生了正向影响;相比较于农村地区,城市地区受到家庭债务对健康的正向作用更大,同时受到的负向作用也要更小;家庭债务会对健康产生正反两重作用,其中正向作用大于负向作用,家庭债务在短期内会通过增加闲暇投入、增加压力对健康产生正向作用,短期内增加健康投资对健康产生负向作用,前两者的正向作用之和大于负向作用;家庭债务中的银行信贷会对家庭健康产生正向作用,民间借贷对健康产生负向作用,亲朋借款会对健康产生正向作用,但不显著。基于得出的研究结论,本文给出了下列政策建议:一是要降低银行信贷进入家庭的门槛,加大银行信贷支持力度。重点关注那些农村地区、低收入群体家庭的状况,让他们有更多机会获得银行信贷,提升自己的人力资本和健康投资。二是要更加充分地对民间借贷进行监管,健全民间借贷法律体系。同时加大对小额贷款公司、民间金融组织的扶持力度,鼓励他们发挥好银行信贷的补充作用。三是要鼓励家庭适度负债,优化债务结构。同时要优化自己的债务结构,将家庭的资产负债率控制在一个合理的水平。四是要加大对农村金融的扶持力度,进一步地缩小城乡差距。农村家庭要充分利用好国家普惠金融、金融精准扶贫等政策,改变金融理念,主动联系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增加收入,提高自己的健康水平。
其他文献
自贸区建设在世界各国如火如荼地开展,我国也不例外。我国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从2013年第一批的上海自贸区到2019年第五批新设的六个自贸区,现共有18个。其目标定位中一个不变的主题是要着力打造法治化的营商环境,而自贸区法院的建设与发展完善是重中之重。美国作为世界上拥有自贸区最多的国家,其自贸区相关制度已经比较成熟与完备。本文选取对美国自贸区具有专属管辖权的美国国际贸易法院作为研究样本,在自贸区视角
劳动者工作过程中,因自身过错履职行为给用人单位产生的经济损失是否进行赔偿,平衡的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的损失与赔偿问题。这一问题曾在《企业职工奖惩条例》17条中有过明确规定,即责令劳动者赔偿经济损失,其也蕴含了对劳动者实施惩戒的理念。但自该条例被废止后,加之倾斜保护理念的贯彻,后来的《劳动合同法》对该类问题并没有进行明确的法律规定,该问题在法律层面上缺乏明确的法律规范作为指引。进而司法实践中出现一
随着商业经济的发展,商事合作频繁发生推动了商业纠纷解决需求。由于仲裁在解决商事纠纷时具有鲜明的优势,不仅能够贯彻当事人意思自治而且其保密性和一裁终裁的优势也有利于保障事业利益,故我国商事仲裁案件呈逐年上升之势。仲裁是否能够满足社会解决商事纠纷的需求,离不开公正和合法仲裁的保障。而仲裁裁决撤销制度既是司法权监督仲裁也是仲裁当事人寻求司法救济制度,能够在监督仲裁的同时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因而成为世界
近年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和国家经济发展计划部署,把小型微利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作为财政着力的重难点。作为此次普惠性减税降费主要内容的小型微利企业税收优惠政策更是关键之所在。基于纳税主体享有平等纳税权的宪法基础,小型微利企业税收优惠造成了纳税企业间的税负失衡,故需要对制度进行全方面正当性的审查。对此,笔者梳理了小型微利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的演进情况,以税法基本原则作为切入点探讨小型微利企业税收优惠制度的
2018年8月15日,上诉机构对“印度尼西亚部分钢铁产品保障措施案”(案件编号DS490—越南/DS496—中国台北)做出了最终裁决。本案是WTO争端解决保障措施领域的最新案件,针对争议措施是否构成保障措施这一问题围绕以下两个争议点进行了论证:(1)特别关税是否中止了印度尼西亚GATT项下的义务;(2)特别关税是否旨在防止或补救国内产业的严重损害。为了详细分析上述两个争议焦点,笔者对争议双方提交的
多发且激化的医疗纠纷给我国医疗事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完善医疗纠纷行政调解能有效的预防并且妥善化解医疗纠纷,能减少地方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普遍面临的“医闹”难题,有利于维护社会和谐,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稳定发展。当前我国处理医疗纠纷的方式主要有和解、调解和诉讼三种。尽管通过行政调解的途径处理医疗纠纷具有经济、便捷的优势,但因我国医疗纠纷行政调解的不完善,导致实践中以行政调解方式解决的医疗纠纷少之又少,而和
2018年6月,杭州互联网法院在一起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中认定了“区块链证据”的真实性并依此确认了案件事实。此后,基于区块链技术存储而得的证据,也即区块链证据,走进民事司法领域视野并逐渐被扩大适用,有望缓解电子证据因不稳定、易篡改等特性而在真实性认定领域中出现的困境。因区块链技术目前的普世程度较低,立法仅寥寥带过,学界目前对其的理论探讨也甚为缺乏,导致实践对区块链证据的真实性认定缺乏充分的立法和理论依
诈骗罪是诸多财产性犯罪中的高频类犯罪,电信诈骗作为网络通信技术衍生出来的产物,犯罪手段复杂多变,隐蔽性强、打击难度大,并不能完全适用传统诈骗罪的理论与实践操作。电信诈骗犯为逃避侦查,幕后操作催生了电信诈骗“专职取款人”的角色设定,实践中的参与情况复杂多样细节不一,导致对该类角色的刑事责任认定更加困难,给传统的诈骗犯罪研究路径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全文约两万六千字,共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案件基本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一直坚持开展以农村扶贫开发为中心的减贫行动。党的十八大更是将贫困人口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标志和底线任务,明确2020年为脱贫攻坚工作的收官之年,要求所有的贫困县全部摘帽,动员全国全党全社会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伴随着扶贫政策的优化以及扶贫工作力度的加大,我国投入的扶贫资金数额也在逐年的上升,但与此同时,在财政扶贫资金的管理以及使用等方面时常出现违规违法问题,不少贫困地区存
民事诉讼第二审程序是民事诉讼的基本制度,在我国审级制度之下,第二审程序具有修正不正确的一审判决以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和保障法律的统一适用的双重职能。与实现第二审程序功能密切相关的是二审法院的审理范围,我国《民事诉讼法》第168条和第323条确立了民事诉讼第二审审理范围的法律规则,即以上诉请求拘束原则为中心原则,以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或者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为例外规则。但是不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