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消费信贷的重要组成部分,汽车消费信贷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为推动家庭轿车的普及起到了重要作用,我国的汽车消费贷款起步较晚,近几年汽车消费信贷余额虽有较大增长,但相对于发达国家,发展程度较低。与此同时,近年来我国汽车工业得到迅猛发展,汽车销量连续两年刷新世界纪录,我国成为全球汽车保有量第二大国,这也带来了能源安全、环境污染、交通管理等问题,当前的汽车消费市场面临着良性升级的考验。理论上讲,汽车消费信贷能将远期收入转化为现实的购买力,具有影响消费需求的作用。那么,在我国特定的经济背景下,汽车消费信贷在汽车消费的发展中扮演着什么角色,能否发挥引导汽车消费的作用,可否作为调整汽车消费市场结构的政策工具,这些都是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消费信贷与消费需求相关理论进行梳理,结合我国当前汽车消费信贷发展现状,对汽车消费信贷对我国汽车消费需求的影响进行了检验,进而得出汽车消费信贷对我国汽车消费需求影响不显著的结论。在此基础上,对限制汽车消费信贷发挥作用的原因进行分析,并进一步得出政策启示。全文共分为以下四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主要介绍本文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以及整体的研究框架。第二部分为消费信贷与汽车消费需求的理论基础。首先明确了消费信贷与消费需求的相关概念,并重点介绍了消费信贷影响消费需求的相关理论,同时对汽车消费信贷影响消费需求的机理进行了简要阐述。第三部分梳理和归纳了我国汽车消费信贷的发展现状,并建立消费函数模型,对汽车消费信贷对汽车消费需求的影响进行了OLS回归,回归结果显示汽车消费信贷对汽车消费需求的影响不显著。第四部分具体分析了限制汽车消费信贷发挥作用的原因,主要从汽车消费信贷的需求方、供给方及市场环境三个角度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针对当前的汽车消费市场面临的主要问题得出政策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