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州市作为珠三角绿道建设的先河,已成为其他城市绿道建设学习的示范基地,量化评估广州绿道建设的生态效应、环境效应、社会效应经济效益等方面成效,既对地方政府公共项目绩效评估的具有理论意义,同时也对珠三角绿道网规划建设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具有现实意义。通过评估分析,得到如下结论:(1)在生态效益方面,广州市的绿道工程,一方面改善了交通出行方式,一年可以减少碳排放248万吨,相当于每年增加2.42个白云山公园。91%的广州市民同意绿道网有助于人们选择绿色出行,减少碳排放量的功能。同时,绿道的建设增加了城市绿地面积,大面积提升了负离子含量,绿道产氧气量达443340t,价值量约13.30亿元,城市绿地空气负离子浓度平均为426个/cm3,对于提高广州市的空气质量和缓解城市病有重要意义。在调节温湿度,缓解热岛效应上,广州绿道系统有着极大的贡献,按每年按2个月使用空调计算,每年可为广州市民节约空调费用232亿元。绿道植物大量吸收空气中的CO2,削减温室效应,并能滞留空气中的尘埃,进一步抑制升温,大大缓解了城市中心区的“热岛效应”。此外,在除尘降噪、吸收有毒气体和保护生物多样性上,广州市绿道工程亦取得巨大效益。(2)在环境效益方面,通过研究表明,广州市绿道工程具有巨大的环境效益,主要体现在美化视觉感受,提升景观价值;增加开敞空间,完善休闲环境;改善自然环境,提升居住条件,优化人居环境;防火抗灾,防风固沙等方面,极大改善着城市的人居环境。绿道也起到了改善空气质量、降低噪音、调节小气候等作用,网上问卷调查表明95%以上的广州市民感觉空气质量明显改善,20%左右的市民感觉到水源、噪声、光等生态环境改善。绿道建设完善了其沿线各村的道路、基础设施和各项服务设施,改善沿线居民的人居环境,通过沿线村的实地调查,表明绿道不仅改善了村的交通条件,而且加强了堤围等水利设施建设,部分村借绿道建设增加了休闲公园和广场等活动场所。(3)在社会效益方面,绿道建设提升了广州市作为健康休闲的生态宜居城市的城市形象,问卷分析表明,游客对广州市城市形象评价由体验绿道前的72分上升为体验后85分,网上问卷调查表明76%的广州市民认为绿道建设提升了广州的城市形象,95%广州市民表示大力支持绿道建设,“广州绿道”也成为互联网中与广州相关的被关注读很高的重要新闻标题。同时,绿道亦是文化的载体,在推动科普教育和宣传广东文化方面,有着积极的影响。一方面,绿道增加了城市的休闲空间,引领健康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它能优化居住环境,构建宜居城市,促进人际交流,和谐社会关系。这些环境的改善,反过来,又能增加广州的魅力和城市对人才的吸引力,促进人才交流,进而推动经济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进程,助力新型城镇化建设。(4)经济效益方面,研究结果表明,广州市绿道建设具有可观的总体经济价值,估算每年可产生经济价值15.5亿元。在此基础上,能形成旅游、体育、教育、文化等综合绿道经济产业链,使绿道网成为广州的又一张发展“王牌”。同时,绿道的建成,对绿地周边土地价值有显著的提升作用,“绿道”,成为大多房地产的宣传语。在增加农村就业方面,绿道则通过直接就业效应,如绿道建成后管理维护工作而增加的就业岗位和就业人数,以及间接就业效应,如旅游业以及与旅游相关的服务业体现,据估算每年增加直接就业岗位966个,极大促进乡村旅游开发和城乡经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