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联顺应模式下外交辞令的语用模糊研究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iapin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模糊性是人类自然语言的内在属性之一,广泛运用于日常言语交际中。模糊的语言有助于我们委婉地表达真实意图,以免冒犯他人,这就产生了语用模糊。一直以来,语用模糊的研究取得了巨大进展,但是主要集中在小说、诗歌、戏剧和广告等领域,人们很少研究外交辞令中的语用模糊现象。誉为“建设性模糊”和“温和的委婉说辞”的外交语言是一种正式、保守、谨慎的说服性语言。因此,外交语言的独特之处在于讲究语言的委婉含蓄,礼貌得体。而语言(?)的模糊性最能体现这一独特之处。外交语言的语用模糊现象的研究角度大多和合作原则、礼貌原则、面子理论和顺应论息息相关,很少研究是以关联顺应模式为理论框架。因此本论文旨在研究中国外交部新闻发布会中发言人有目的地使用一种交际策略“语言模糊”。本文以关联顺应模式为理论基础,以中国外交部新闻发布会的转写文本为语料,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外交辞令语用模糊的特点。因此本文首先介绍了语言模糊性和语用模糊性的相关研究,并予以评价,然后指出了文章的理论框架关联顺应模式,由于这一模式是建立在关联论和顺应论的基础上,因而有必要对这两个理论一一赘述。接着在文章的主体分析部分即第四章,分析关联顺应模式下外交辞令的语用模糊特点,在这一章中首先介绍了外交辞令的语用模糊特点,然后从词汇、句法和篇章三个层面分析模糊语的可变性,进而指出模糊语选择的顺应过程,模糊语的语用功能、以及其生成和理解机制。最后指出本文的研究不足和启示,使这一模式在外交辞令乃至其他领域得到更好地运用。本文的语料来源于中国外交部官方网站上外交部发言人答记者问的转写文本,自2011年10月1日到2012年11月30日,共有223场例行记者会,本文从中随机抽取80场,详细分析了17场,旨在揭示语用模糊的不同表达手法。而从关联顺应模式角度分析外交辞令语用模糊研究的语料来源多是美国白宫和英国白金汉宫的新闻发布会的转写文本,很少从中国外交部新闻发布会的转写文本中提取语料,因此本文在语料选择上也具有一定的新意。因此,语用模糊现象十分普遍,尤其在外交新闻发布会中被当作一种有意的交际策略。广泛运用于外交语言中的语用模糊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富有很强的可变性和顺应性,语用模糊现象是个贯穿于语言生成与理解的关联顺应动态过程。外交语言中的语用模糊现象应给予高度重视。希望本论文可以有助于人们更深层次的了解外交语言的特点,为关联顺应模式拓宽一定的应用空间。
其他文献
语料库的出现以及语料库语言学的诞生,在语言学研究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语料库出现后发展迅猛,容量不断扩大,功能不断增强,研究和应用的范围也不断扩展。在这个过程中,语料库标注
语言教学的四大环节之一就是教材的编写(或选择)。它是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中的依据,对教学效果产生直接影响;同时它还是学生获取知识的直接来源之一:教材质量的高低,对学习者,特别是
天雨虽宽,不润无根之草,佛门虽广,不度无缘之人。任经文先生与牛结下的不解之缘实在是深刻而由来之久,牛的精神已是他安身立命行事做人的圭臬,他写了一首《神牛颂》足以表达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畜牧业也相应的发展起来,从近些年畜牧行业发展来看仍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在我国畜牧业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许多畜牧企业却忽视了相关技术服务水平的提
本文考察泰兴方言流摄演变的A、B两种韵类归并类型,并与吴湘方言比较,认为B型是早期江淮、吴湘方言共同渊源的体现。 This article examines Taixing dialect evolution A,
如所周知,水稻产量可以分解成4个要素:单位面积穗数、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和粒重,中间两个要素,也可用其乘积每穗实粒数来表达。单位面积穗数是产量构成要素中最活跃也是最基本的
述补结构是汉语语法结构所特有的一种语法形式,在整个语法结构系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述补结构的使用频率高、句法形式多样等特点增加了外国留学生的学习难度,另外,外国留学
<正>近日,国务院召开了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电视电话会议,李克强总理指出"要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把‘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促进‘六稳’的重要举措
6-BA、GA3和低温处理对黄精根茎发芽休眠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低温处理能够有明显降低黄精休眠期的效果,且低温处理时间越长,效果越好;不同浓度的GA3处理黄精0.2 mg/L时无明
结构助词“的”、“地”、“得”是汉语中经常使用的词,关于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分合问题,学界历来存在争议,这个问题关系到汉字书写的规范问题,还涉及到语法的前后搭配问题。针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