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研发国际化的发展进程,研发合作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国际研发合作已经成为各国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组织模式。近年来,随着中国入世效应的初步显现以及政府吸引外商研发投资政策的不断出台,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加大了在华的研发合作投资。因此,无论是从建立国家科技创新系统的宏观层面,还是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形成的微观层次,对国际研发合作现象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都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试图在界定国际研发合作概念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一个探讨企业国际研发合作全过程的整体的研究与分析框架。因此,从内容上看,本文主要研究企业间的跨国研发合作行为,对于国内企业间的研发合作以及产学研合作问题暂不作更多的讨论;从结构上看,本文将依据“问题提出——理论基础——应用研究——实证分析”这一标准的理论研究范式,来设计文章的章节和体系。
通过与相近概念的对比,本文首先对国际研发合作概念进行了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对国际研发合作的特点、类型、表现形式与传统理论进行了分析与阐述;然后,从基础理论研究的角度,重点分析了国际研发合作与技术溢出的关系问题,并将关税同盟理论运用于该问题的分析研究之中;之后,文章利用较大篇幅对企业参与国际研发合作的全过程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和论证;最后,本文对上海企业参与国际研发合作的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并针对上海企业如何通过国际研发合作提升技术竞争力的问题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与对策措施。
对企业研发合作行为进行数理模型分析是本文的一个特点。本文在动机研究中建立了一个多主体的两阶段博弈模型,通过企业参与研发合作前后的绩效比较以及研发合作行为对行业内其他非合作企业绩效影响的分析,揭示了企业参与国际研发合作的根本动机。此外,在国际研发合作道德风险的研究中,作者又通过改变囚徒困境标准模型的假设建立了一个修正后的考虑信誉代价的道德风险博弈模型,从而得出与分析了道德风险发生的条件。
本文较有新意的地方在于:第一,在基础理论部分,将技术溢出与研发合作的关系作为研究的重点,而不是进行一般的理论综述;第二,在应用理论部分,研究了企业参与国际研发合作的全过程:动因、决策构建、运行与管理、风险以及效益评价等,最后从一个研发合作大系统出发对研发网络构成及其外部环境作了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第三,对上海企业参与国际研发合作进行了相关的实证研究,并提出了一系列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但由于自己的研究能力有限,论文在研究与阐述过程中,肯定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错误与问题,敬请专家和老师们给予批评和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