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镍铬合金烤瓷冠(NI-CR alloy porcelain crowns)作为一种价廉,制作工艺相对简单,抗折强度高的修复体,在我国有较长时间应用,但材料生物安全性受到质疑,对局部牙周组织的影响尤其受到关注。以往NI-CR冠对局部牙周组织的影响研究多偏重于临床指标,龈沟液(gingival crevicular fluid,GCF)中的炎症性介质、酶的变化等方面,对龈下菌斑中与牙周病关系密切的牙周可疑致病菌变化研究尚少,且多为静态观察。本研究通过观察NI-CR烤瓷冠修复前、修复后6个月、12个月患牙各项牙周指数的变化,结合各时间段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 Pg)在龈下菌斑中检出率及在革兰氏阴性细菌平均相对含量的差别,分析NI-CR烤瓷冠修复对患牙牙周健康的影响;通过比较修复后6个月、12个月患牙龈下菌斑中Pg在革兰氏阴性细菌中相对含量和检出率的差别,对时间因素是否会加重龈下菌斑Pg的感染进行探讨;为NI-CR烤瓷冠的定期维护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选取30名NI-CR冠修复患者的30颗牙周健康的第一磨牙,记录修复前,修复后6个月、12个月入选牙的菌斑指数(plaque index, PLI),牙龈出血指数(Sulcus bleeding index, SBI)及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 PD);采集龈下菌斑标本,设计Pg16SrDNA引物,和细菌通用引物,采用16SrRNA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检测3组标本。并用电泳凝胶成像分析软件检测各电泳条带的平均灰度值,计算Pg的相对含量;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患牙NI-CR烤瓷冠修复后无论6个月、12个月与修复前患牙各项牙周指数比较:PD, GBI差别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PLI修复前修复后的两组两两比较的结果都无统计学意义(P>0.05)。2、患牙NI-CR烤瓷冠修复后6个月、12个月各项牙周指数比较:PD, SBI,PLI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3、患牙NI-CR烤瓷冠修复前,修复6个月与12个月Pg在龈下菌斑革兰氏阴性细菌中平均相对含量分别为9.31%,30.80%和44.40%,两组修复后患牙与修复前患牙Pg相对含量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后的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前,修复6个月与12个月龈下菌斑中Pg的阳性率分别为13.33%,43.33%、60%、两组修复后患牙与修复前患牙Pg的阳性检出率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12个月龈下菌斑中Pg的阳性率虽较修复6个月有一定程度增高,但检出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NI-CR烤瓷冠修复后对患牙牙周指数有影响,患牙龈下菌斑中Pg的阳性率增高,在革兰氏阴性细菌平均相对含量也增高,镍铬合金烤瓷冠修复可能成为后患牙继发牙周组织病变的风险因素之一。2、患牙NI-CR烤瓷冠修复12个月各项牙周指数,Pg在龈下菌斑中阳性检出率和革兰氏阴性细菌中的含量与6个月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提示NI-CR烤瓷冠修复随时间延长可能不会加重继发牙周组织病变及龈下菌斑中Pg的感染。究竟如何有待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