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脑胶质瘤术后125Ⅰ粒子永久植入近距离内放疗的临床应用研究人脑胶质瘤为中枢神经肿瘤,以星型细胞瘤为主,约占颅内肿瘤的50%。对于恶性胶质瘤患者如不予以治疗,从出现临床症状到死亡仅约半年时间。目前临床上有效治疗方法仍然是手术结合放疗、化疗、分子生物学治疗和基因治疗。但总体临床效果均不甚理想,因此在胶质瘤的治疗上需要有新的突破,本课题是对以125Ⅰ作为放射源的近距离放射治疗这种新的治疗技术进行的深入研究。本研究在2005年10月-2007年4月期间对11例脑胶质瘤患者在手术治疗同时结合CT及MR、术中及直视下进行125Ⅰ粒子植入治疗,肿瘤匹配剂量90-110Gy,每颗粒子剂量0.7mCi,每例患者植入粒子数8-10颗。术后病理报告示胶质瘤Ⅱ-Ⅲ级4例,胶质瘤Ⅲ-Ⅳ级7例。术后5~7天复查头颅CT,脑组织肿胀明显,中线结构无明显移位,无粒子移位。术后1月,复查多排头颅CT直增,8例患者脑组织稍肿胀,3例患者脑组织肿胀较明显,中线结构尚居中,予对症处理,5例患者免疫球蛋白稍低,全部病例血常规、生化及甲状腺功能正常;术后3月,复查多排头颅CT直增,全部病例未及肿瘤复发迹象,免疫球蛋白水平恢复正常,血常规、生化及甲状腺功能正常;术后6月,复查多排头颅CT直增,所有病例无明显肿瘤复发征象;1例术后7月复查示肿瘤复发,2例术后9月复查示肿瘤复发,予进一步治疗;术后1年,复查多排头颅CT直增,未及新增复发病例。随访一年,死亡2例,存活9例,一年生存率为81.8%,存活患者卡氏评分较术前提高,大于70分,头痛、偏瘫、意识障碍等较术前好转;出现轻度并发症4例(36.4%),主要为脑组织水肿、视力下降、偏瘫加重等。目前脑胶质瘤的治疗仍然以手术为主,由于其侵蚀或浸润性生长的病理学特点,手术难以彻底切除,因此大多数患者术后或放疗后复发,肿瘤复发后的治疗手段非常局限,其治疗仍是一个综合的过程。125Ⅰ粒子永久植入近距离内放疗采用了近年来较为先进的内放疗技术,此技术适应症广,安全有效,为恶性脑胶质瘤的综合治疗增添了新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替代传统的外放疗起到手术的辅助作用。但胶质瘤由于其病理特点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