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的强弱关乎着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进度、关乎着实现伟大民族复兴的进程。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信息网络化、市场利益化等浪潮对提升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造成了一定的现实困境。对此,在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指导下,活用唯物辩证法,以准确把握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的基本蕴涵,准确剖析其提升现状,并进一步提出可行性的对策。这不仅对提升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具有重大的理论及现实意义,对建设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亦是如此。本选题以“是什么——什么样——怎么样——怎么办”为逻辑思路,即“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是什么、由哪些要素构成?”——“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大学生什么?”——“提升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面临怎样的现实困境?”——“如何提升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第一章,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的学理解析。本章主要解决“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在厘清凝聚力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二者内涵发展脉络的基础上界定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的概念。进而从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内容体系的阐释力、话语的吸引力、教育载体的影响力和传播主体的公信力等四个层面进行其构成要素的学理解析,掌握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是什么的问题。这部分内容是本选题研究的起始点和基石,以及研究的重点及难点。随后,从大学生个人层面、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层面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层面探析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提升的时代价值。第二章,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的主要内容。本章主要解决“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大学生什么”的问题,属于本选题研究的难点。基于整体与部分研究的视角,旨在弄清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通过其构成要素将大学生个人层面什么样的内容聚合在一起才能形成行为合力,作用于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本章主要从“知情意信行”进行逐步剖析,同时论证“理论共识、情感共识、价值共识、信仰共识、行为合力”的逻辑联系及在形成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的过程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或作用。第三章,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提升的现实困境。本章主要解决“怎么样”的问题。本章采取问卷调研和深度访谈的方式,着眼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的主要内容探究提升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现实困境的外化表现,进而从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的构成要素入手分析产生这些困境的深层原因,为探赜化解这些困境的实践策略提供一定的现实依据。第四章,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提升的实践策略。本章主要解决“怎么办”的问题,是本选题研究的重点和落脚点。本章主要从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内容体系的阐释力、话语的吸引力、教育载体的影响力、传播主体的公信力等这四个方面展开论述,即立足学生现实发展、与时俱进推动话语发展、打造全方位载体格局和建设复合型主体队伍,探析提升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的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