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以及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人口老龄化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经阶段与不可改变的现实,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之一。1999年我国正式步入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速度不断加快,老年人口总体基数大、增速快且日益呈现出高龄化、空巢化的特点,需要提供照护服务的失能、半失能老人数量急速增长,给我国的社会养老服务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也成为我国各级政府不得不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和难题。近年来,在党和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国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养老床位不断增加,服务规模不断扩大,老人文化生活日益丰富。但是,我国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需求还有很多不足。本文通过比较分析、数据分析、理论假设以及实证分析等方法,结合了社会学、人口学、心理学、统计学以及管理学的理论,对我国老龄化的现状以及未来趋势进行了阐述,并对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进行了分析。在对社会养老服务体系进行理论研究和现实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我国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抓住《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改的难得时机,加强制度建设、提升管理标准化,确保规范运营;加大投入力度、完善扶持政策,建立长效机制;加强社工、志愿者在养老服务中的作用;加快相关人才培养,运用现代科技成果,提升服务质量;建设一个制度完善、组织健全、规模适度、运营良好、服务优良、监管到位、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使我国老年群体可以乐享晚年生活。以上研究和建议可为我国各级政府制定和完善养老服务体系的相关政策提供有益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