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理论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闽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高中生的写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能根据不同目的和受众,利用所学的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创造新语篇。然而,目前国内英语写作教学普遍存在着教学理念固化、教学方法陈旧和教学模式单一等问题,由此导致高中生英语写作水平不高。支架理论倡导教师遵循“学生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并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和学习特点进行支架搭建,从而促进学生的自我知识建构和有意义的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提高其英语写作水平。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实验研究等研究方法,以英语写作测试卷和英语写作调查问卷为研究工具,于2019年9月至2020年1月对西安市西咸新区某中学高二年级两个班共100名学生进行实证研究。其中,高二(7)班为实验班,采用支架式英语写作教学方法,高二(8)班为对照班,采用传统英语写作教学方法。本研究旨在验证以下假设:1.基于支架理论的高中英语写作教学能够提高高中生的英语写作水平;2.基于支架理论的高中英语写作教学能够激发高中生的英语写作兴趣并改善其英语写作习惯。经过笔者对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基于支架理论的高中英语写作教学能够提高高中生的英语写作水平。实验前测成绩表明实验班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m=15.42)和对照班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m=15.40)相当,且不具备显著性差异(p=0.964>0.05)。而后测结果显示实验班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m=17.52)明显高于对照班学生英语写作水平(m=16.50),且具备显著性差异(p=0.013<0.05)。此外,两个班学生在语法应用(p=0.000<0.05)和构篇完整(p=0.001<0.05)等方面具备显著性差异,而在语句连贯(p=0.373>0.05)以及写作规范(p=0.765>0.05)等方面则不具备显著性差异。2.基于支架理论的高中英语写作教学能够激发高中生的英语写作兴趣并改善其英语写作习惯。问卷调查前测数据显示,在实验班学生中对英语写作感兴趣的学生仅占16%;而后测数据显示,对英语写作感兴趣的学生上升到52%。可见,实验后高中生的英语写作兴趣有明显提升。与此同时,前测数据显示,2%的学生能主动进行英语习作练习、8%的学生会主动列出提纲、12%的学生能主动进行作文类型分析和写作素材收集;而后测数据显示80%的学生能积极进行分组讨论和小组评估、78%的学生能配合教师进行“头脑风暴”等开拓思路、76%的学生能在英语写作前主动进行作文类型分析和写作素材,由此可以得出高中生的英语写作习惯明显改善。基于以上研究结果,笔者对支架理论指导下高中英语写作课堂教学的教学支架搭建具体阶段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能提高高中英语教师对支架理论的关注度,进而提升英语写作课堂教学效率和高中生英语写作水平。
其他文献
近几年来,自然灾害、重大事故等突发事件频发,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实施快速救援来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已经成为国内外的研究重点。当突发事件发生后,
【目的】建立颅面复合体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腭部骨支持式扩弓装置辅助上颌前方牵引时,前方牵引方向和腭部骨支持扩弓装置形态的不同对颅面复合体的位移趋势及颅面骨缝应力分布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方法】选取一名12岁上颌发育不足的骨性III类错牙合男性志愿者,经螺旋CT扫描获得原始数据,应用Mimics、Geomagic Studio、Unigraphics NX等逆向工程软件建立含3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