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经济发展日益信息化、区域化、网络化,科技创新迎来新发展高潮,催生了知识经济、促进了各国或各区域生产力的新飞跃。目前,智能制造技术、信息技术等新科技的发展将全球博弈引向以创新驱动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科技领域。区域科技创新能力作为影响工业经济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关键要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不断增强,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与内生动力。国家相继提出“中部崛起战略”、科技创新供给侧改革要求,在此背景下以中部经济大省--湖北省为研究对象,客观评价湖北省科技创新能力,科学解析制约湖北科技创新能力发展问题和阻碍因素,对于省域产业转型升级,建成创新型省份以及增强湖北核心竞争力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同时,可以为中部其他省份创新能力发展提供指导,依靠省域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实现中部区域经济实力提升。论文首先梳理了国内外创新相关理论,以科技创新理论为指导,从“要素主体论”和“系统论”两个角度出发,提出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是由投入、产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创新环境和创新绩效构成的一种综合能力。其次分析了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动力源和形成机理,再次详细剖析了湖北省科技创新投入、产出、企业技术创新、环境和绩效各方面能力供给现状。不同于现存研究大多基于某一时点的截面静态比较分析,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更全面地对湖北省科技创新能力进行纵向动态测度和横向静态省际比较分析。依据现状分析和实证分析结果定位湖北省创新发展的优势和劣势,研究了湖北省科技创新能力改善的问题和主要影响因素并针对性的提出相关对策建议,相关结论如下:首先,湖北省科技创新能力整体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其非线性动态提升是科技创新投入、产出、环境、企业与创新绩效相互作用的结果。但省级科技创新能力与北京、上海、江苏等发达省市差距巨大。呈现出湖北省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稍显不足,政府投入严重不足,企业投入不稳定,科技创新融资渠道单一,“官产学研”合作不紧密等问题。其次,科技创新环境和创新绩效对湖北科技创新贡献较大,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创新投入能力对湖北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制约作用。此外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对湖北省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最后,结合湖北省创新供给现状及实证分析结果提出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优化科技创新环境、提升科技创新投入能力、完善湖北省创新服务支撑、构建省域开放式创新发展模式可行性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