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基层社会治理是有效管理农村公共事务的代名词,其治理方式是合作、协商、伙伴关系等,治理机制是建立一种上下联通、权力双向运行的机制。进行农村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对加快村(社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加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能力,提高基层服务管理水平,构建安全、整洁、文明、和谐的社区居住环境,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指数,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重心在村(社区),困难也在村(社区),本文以东莞市为例,研究了该市实施农村基层社会治理过程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并相应提出了解决对策,为国内其他地区创新农村基层社会治理提供了一定的借鉴。笔者充分实地调研东莞市农村基层社会治理情况,并对相关文献认真调研,在此基础上,系统地分析研究了东莞市实施农村基层社会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部分问题的表现及其形成原因,并对东莞市在新形势下开展农村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这些对策建议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论文介绍了国内外其他地区实施基层社会治理的情况和目前国内学者对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研究状况。地方政府在实施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过程中由于政策执行方面的因循守旧和缺乏创新,严重损害了基层群众的权益,制约了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对东莞市实施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现状进行了调研,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东莞市实施农村基层社会治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基层服务管理质量参差不齐、基层服务管理工作负担过重、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能力薄弱以及现有社区服务难以满足群众需求。然后进一步分析导致这些问题存在的深层次原因,主要是:区域发展不平衡、基层政务村(居)务合一、村组经济缺乏统筹、社区服务体系不完善。针对东莞市实施农村基层社会治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东莞市目前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对创新东莞市农村基层社会治理提出了具有一定可行性的对策和建议:科学调整农村社区管理规模;分离基层政务与村(居)务;统筹组级经济;完善社区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