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猪肉产业贸易互补性及合作潜力研究

来源 :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he83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是世界上猪肉消费大国与猪肉生产大国,美国是我国主要猪肉进口来源国之一。随着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国内消费者对美国品质猪肉的需求量与日俱增。中国人口众多,猪肉需求量大,是猪肉净进口国。美国把中国视为其主要出口目标市场之一,努力增加对中国的猪肉出口。中美双边猪肉贸易不平衡,中国对美国猪肉出口额较小。2016年中国从美国进口猪肉65.5万吨,占国内猪肉产量的1.24%,是中国对美国猪肉出口量的27.76倍。中美两国猪肉产业发展在比较优势和要素禀赋优势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理应表现出较强的猪肉产业互补性。但是,长期以来中美两国的猪肉贸易不平衡,贸易量波动幅度大,并没有体现出较强的互补性特征。鉴于此,本文将从互补性及合作潜力的角度研究中美猪肉产业。首先梳理关于中美猪肉产业互补性的相关研究,找到中美猪肉产业互补性的理论基础及作用机理。其次,利用数据分析中国和美国猪肉产业发展历程及对外贸易情况,并找到中美猪肉产业贸易的现实依据。利用贸易结合度指数、显性比较优势、贸易互补性指数及产业内贸易指数对中美猪肉产业进行互补性程度分析,发现互补性发展趋势及程度。然后,利用贸易引力模型,实证分析影响中美及中国主要贸易国猪肉产业贸易因素,并对中美及其主要贸易国猪肉产业贸易潜力做出测度。最后,根据前文的研究结果,针对性提出加强中美猪肉产业合作的政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中美两国在鲜冷冻猪肉和猪杂碎两类产品贸易上具有较高的贸易互补性,特别是美国出口,中国进口模型中互补性最高,且贸易互补性逐步提高。深入研究影响中美及中国主要贸易国猪肉产业贸易合作潜力的因素表明,中美经济规模、中美两国人口数、汇率、贸易互补性指数等因素均对中美猪肉贸易产生显著影响。中美及中国与主要贸易国之间的猪肉贸易潜力很大。中国可以从国内实际出发,多角度提高猪肉产品质量;借鉴美方猪肉产业模式,注重合约生产及一体化;优化产业结构,创立猪肉产品知名品牌等方面加强中美猪肉产业贸易互补性。
其他文献
目前许多领域使用的蛋黄粉和蛋白粉,均是采用简单的加工稀释或添加环糊精、酪蛋白钠等被覆剂,经喷雾干燥制得。其制品因磷脂和类脂蛋白极易氧化,致使配制的食品很容易劣化变质。
利用田间试验研究了非水溶性材料包膜控释肥对小麦和玉米叶片叶绿素、小麦分蘖和穗数、小麦千粒重、玉米百粒重、产量、养分吸收、肥料利用效率和土壤硝酸盐残留的影响。结果
目的:探讨枳术芍甘汤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86例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乳果糖口服液和莫沙必利分散片进行治疗
吉祥图案是中国民间艺术之一,吉祥图案艺术一般都有符号象征意义,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无论是在北方还是南方,汉族还是少数民族,都可看到各种各样的吉祥图案。透过
在当前的教学改革中,核心在于如何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
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实施沿边开放战略,给边境城市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许多边境城市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边境城市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经济发展往往受制于邻国的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应用题是根据生产或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用语言、文字表示数量关系的题目。幼儿园进行的应用题活动就是幼儿借助自己所熟悉的生活情景,用口头语言来表述数量关系和解题的要
【正】 在中国人文精神中,作为较为普遍的价值人格预设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它既是人生之阶梯,更是人生之路的路标。作为阶梯,其由内到外,由个人的内心修养活动
1951年生于广州,1987年硕士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并留校任教,2000年起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重彩画会副会长、国家文化部现代工笔画院副院长。他遵循中国绘画传统中通 Born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