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两汉侠的人格特征研究——兼及与诸子思想之比较

来源 :汕头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3104740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侠”之一字,包含了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侠文化作为民间文化的重要部分,对中国文化及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与民族精神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历代学人对“侠”的诠释经历了历史叙述、文学想象、文化升华等不同阶段,近代以来研究论著更是汗牛充栋。就先秦两汉历史实存的“侠”而言,学者们多注意到“侠”人格特征与先秦诸子思想有许多共通之处,从而将“侠”之起源追溯至先秦诸子。本文则以为“侠”群体与诸子百家是共存于同一历史时期之不同流品,是共生共存的关系,而不应以“侠”群体为源出于诸子末流。而“侠”人格特征之与诸子思想多有共通之处是不争的事实,本文的主旨即是要系统考察先秦两汉历史实存之“侠”的人格特征及其与诸子思想的这些相似之处,对二者进行比较分析。  通过对先秦两汉文献史料及今人研究论著的大量比较分析,本文总结历史实存之“侠”的人格特征,主要以六方面说:侠之“游”与“任”,侠之“信”与“义”,侠之“名”与“势”。而诸子思想之于“侠”的各种人格特征,儒家的仁、义、信、勇以及重名节与孝亲复仇等思想与“侠”人格多有相似之处;墨家平等兼爱,贵义尚勇,亦与“侠”的人格范式多有相通;道家任性自然,淡泊无为之风以及纵横家以术周游,受命不辱等行为观念同样可在“侠”的人格特征中略见相似之处。通过比较分析可见,诸子思想或确为“侠”人格之塑造与形成提供了坚实的思想文化土壤。
其他文献
副词连用是较为普遍的语言现象,关于此内容的研究已有不少。本文是针对现代汉语三项副词连用所做的基础研究。基于从国家语委语料库获取的2884例语料,力求从现代汉语三项副词连
用相场法模拟了凝固过程中椭圆形钉扎颗粒对晶粒长大的影响,考虑了不同长短轴比下的椭圆形颗粒对单位面积内晶粒数目、晶粒平均半径、晶粒尺寸分布以及晶粒所占面积分数的影
聂绀弩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坛上继鲁迅之后的一位杂文名家,他是在与鲁迅结识之后正式开始杂文创作的,此后创作了大量的杂文篇章。他的杂文作品题材广阔,在他的杂文作品中,体现出了鲜
建立了Waspaloy高温合金材料流变应力本构模型以及高温合金涡轮盘复合包套锻压工艺有限元仿真模型,利用Deform 3D有限元软件研究了包套厚度、绝热材料和工艺参数对高温合金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