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侠”之一字,包含了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侠文化作为民间文化的重要部分,对中国文化及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与民族精神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历代学人对“侠”的诠释经历了历史叙述、文学想象、文化升华等不同阶段,近代以来研究论著更是汗牛充栋。就先秦两汉历史实存的“侠”而言,学者们多注意到“侠”人格特征与先秦诸子思想有许多共通之处,从而将“侠”之起源追溯至先秦诸子。本文则以为“侠”群体与诸子百家是共存于同一历史时期之不同流品,是共生共存的关系,而不应以“侠”群体为源出于诸子末流。而“侠”人格特征之与诸子思想多有共通之处是不争的事实,本文的主旨即是要系统考察先秦两汉历史实存之“侠”的人格特征及其与诸子思想的这些相似之处,对二者进行比较分析。 通过对先秦两汉文献史料及今人研究论著的大量比较分析,本文总结历史实存之“侠”的人格特征,主要以六方面说:侠之“游”与“任”,侠之“信”与“义”,侠之“名”与“势”。而诸子思想之于“侠”的各种人格特征,儒家的仁、义、信、勇以及重名节与孝亲复仇等思想与“侠”人格多有相似之处;墨家平等兼爱,贵义尚勇,亦与“侠”的人格范式多有相通;道家任性自然,淡泊无为之风以及纵横家以术周游,受命不辱等行为观念同样可在“侠”的人格特征中略见相似之处。通过比较分析可见,诸子思想或确为“侠”人格之塑造与形成提供了坚实的思想文化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