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连梁RC框剪结构地震损伤控制研究

来源 :国际地震动态 | 被引量 : 11次 | 上传用户:liubin5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框架-剪力墙结构作为多层及高层结构普遍采用的建筑结构形式之一,是抗震设计与加固的重点与热点。组合连梁技术为降低墙肢损伤,震后快速恢复结构功能,降低社会灾后重建的成本提供了新的思路。但目前对组合连梁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的研究仍不充分,组合连梁对于整体结构的控制效果仍有待确认。本文通过子结构试验与数值分析的方法,系统地研究了组合连梁的力学性能,给出了合理的组合连梁设计参数,并提出了基于连续化方法的带组合连梁的剪力墙结构的抗震分析方法。本文的主要工作及成果如下:1.带缝钢板阻尼器力学性能试验研究。通过带缝钢板阻尼器低周拟静力循环加载试验研究,研究了开缝宽度和工艺、连接构造措施、弯曲单元跨高比等关键因素对带缝钢板阻尼器力学性能的影响,同时研究了带缝钢板阻尼器的延性、超强系数及低周疲劳性能。并通过精细化有限元分析对缝宽为2mm的阻尼器试验进行了模拟,讨论了损伤模型及损伤参数的取值,并为试验结果补充了分析参数。通过Bouc-Wen宏观模型,对缝宽为6mm的阻尼器试验进行了模拟,通过回归分析,建立了Bouc-Wen形状控制参数与阻尼器力学性能控制参数之间的关系。2.传统连梁与带缝钢板阻尼器组合连梁对比试验研究。通过一组传统连梁与组合连梁的对比试验研究,验证了组合连梁在连梁和墙肢的损伤控制、相同位移角下的耗能能力,变形能力等方面的优势,同时研究了超强系数对组合连梁的影响。3.大比例传统剪力墙和组合连梁剪力墙子结构试验研究。根据某18层原型结构,制作了1/3缩比的6层传统连梁剪力墙和组合连梁剪力墙试验体,进行了子结构拟动力试验及低周拟静力循环加载试验研究,研究了组合连梁剪力墙结构的力学性能及损伤破坏模式,证明了组合连梁墙片在结构层间位移角、地震力输入方面的控制效果,同时测量了组合连梁的变形需求。4.组合连梁框剪结构参数分析。在验证模型正确的基础上,应用有限元软件Marc对消能墙片进行了参数分析,研究了在10层、20层、30层三种不同高度下,组合连梁的跨高比、刚度参数及强度参数对于整体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地震响应的控制作用,分析了结构的层间位移角、楼层剪力分布、结构沿楼层的耗能分布等结构响应随参数的变化关系,并给出了组合连梁设计参数的合理范围。5.基于等效弹性连续化方法的组合连梁剪力墙结构的抗震分析方法。基于传统双肢剪力墙的连续化方法,考虑了组合连梁以及墙肢的塑性能力,通过计算组合连梁剪力墙的周期与振型、组合连梁的附加阻尼比,并结合MPA方法,提出了基于等效弹性连续化方法的组合连梁剪力墙抗震分析方法,为阻尼器参数及优化分析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文章采用移动与固定式曝气器对曝气塘进行充氧,分析了二者充氧能力的性能差异,指出移动式曝气较固定式曝气投资省、能耗低、效率高、充氧均匀、充分,特别适合于南方水网密布
“互联网+”在促进企业发展方面已有大量实践,但在“互联网+”视域下,针对其对企业跨界影响的研究并不多。基于“互联网+”的企业跨界表现活跃、成长迅速,在对传统企业跨界进
上海疏解城市非核心功能,必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按照"研发在上海,生产在外面;头脑在上海,身体在外面;关键制造在上海,一般产业链在周边"的发展思
样品的前处理方法是土壤中重金属含量测定的关键的环节,不同的消解方式影响着测定结果的准确性。本文对目前主要前处理方法包括湿法消解(电热板法、高压密闭消解法、微波消解
随着我国水利、土木等领域工程建设的深入,建筑材料短缺与建筑垃圾大量产出的矛盾日益突出。将废旧混凝土破碎、筛分后用以全部或部分替代天然骨料制备的再生混凝土能变废为
在铁路建设工程中,设置大临工程是保证工程建设顺利实施的重要辅助工程。其设置是否科学合理,不仅影响到工程投资,还会影响到建设进度和工程质量等。为此,此文以东北某新建高
以重工业为主的东北老工业基地成立于解放之初,在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一直秉承着依靠消耗资源来促 进经济增长的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再加上工业发展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导致东北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教师应有效把握课堂教学中教材插图的内容,结合课堂教学内容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设计,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