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指静脉识别算法相关研究

来源 :北京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mot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身份识别在当今信息化社会变得愈发必要,使得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广受关注。得益于其唯一性、活体性、不可伪造性等诸多优势,指静脉识别技术无疑具有巨大的研究和使用价值。在各种识别算法中,人工神经网络凭借其强大的特征提取能力和超高的泛化能力脱颖而出。因此,将两者有效地结合起来将意义非凡。本文利用深度学习方法进行指静脉识别,摒弃了传统方法的各种弊端,并且针对目前面临的难点,提出了几个有价值的解决方案。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首先,本文分析了指静脉识别的研究背景和现状,并且系统地阐述了完整的指静脉识别流程。其次,针对指静脉数据质量差、曝光不当导致图像细节丢失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个多分支的端到端的卷积神经网络。基于注意力机制和膨胀卷积,实现了类似高动态范围的图像重建算法,很好地恢复了图像细节,并且提高了图像对比度。再次,针对指静脉图像不足,训练深度学习模型的难度不容小觑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预训练-微调”模式的迁移学习方法。在五种结构的模型上做了详尽的实验,最终得到了最优模型。实验证明,本文提出的方法有能力在小数据集上训练大模型,缩短了训练时间并充分利用了模型已习得的知识,具备较好的泛化性。从次,针对指静脉样本量少导致的卷积神经网络过拟合问题,本文使用图神经网络进行指静脉识别。该方法识别精度高,并且降低了算法对图像质量的要求,提高了匹配效率。最后,针对神经网络模型参数量和计算量巨大,难以在嵌入式指静脉设备上部署的问题,本文使用了模型压缩方法。通过模型剪枝和模型量化,在几乎不损失识别精度的前提下,降低了模型对模型大小、推理时间、耗电量、内存占用等多项指标的要求。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H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应用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对血糖指标、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以及肾功能水平的影响.方法 80例H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及试验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根据疾病情况给予胰岛素或者降糖药物进行血糖控制,参照组采用马来酸依那普利片治疗,试验组采用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指标[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G)]、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以及肾功能指标[胱抑素C(Cys-C)、血肌酐(SCr)]水平.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FB
接口的实现一致性声明(Implementation Conformance Statement,ICS)是确定接口实现一致性测试内容的主要依据和测试过程的重要参考。ICS文稿直接体现了接口实现需要进行声明和测试的全部细节,是ICS的载体。对于目前流行的基于REST(REpresentational State Transfer,REST)技术的网络管理接口技术而言,并没有统一的指导性规范,国际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