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选取的研究切入点是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推动机制分析,主要关注的是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推动对于中国劳动关系几个方面可能产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对于源自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应对之策。 文章主体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从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出现的背景入手,重点解析了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推动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对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本质和特性进行了概括和分析。 本文从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历史和现实背景入手,介绍了其出现的必然性,试图做出一个简单的推动机制模型,并对模型中各种推动力量发挥的作用和作用方式进行了分析。 基于这些分析,本文认为,目前的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本质是主要由消费者运动沿着国际商品链逆向推动的,企业与股东外的利益相关者关系发展对于企业利益实现方式的重构。 文章第二部分重点讨论了中国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历史、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在中国的现状,以及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发展对中国劳动关系几个方面产生的以及可能产生的影响。 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第一次将企业的盈利能力与企业对于员工权益的保护内在地结合起来。与劳动法外在的强制相比,这种内在的结合必将促使企业经营者和管理者改变思维习惯,将保护员工权益的行为上升为一种自觉行动。 理论上来说,不存在企业社会责任规范对于中国劳动标准体系的冲击和破坏。但是毕竟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劳工标准以及国际劳工组织的核心劳工标准存在着差异,中国生产企业在对西方跨国公司要求的企业社会责任规范的执行,就必然对我国的劳工标准体系和劳工权益保护产生影响。 在劳动权利标准方面,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在中国的发展将有利于中国劳工自由结社权和集体谈判权的实现,也有利于劳工集体行动权作为一种维权方式得到认可。在劳动条件标准方面,各种企业社会责任规范一般都把劳动收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