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企业组织制度的演进,股份公司成为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形式,有关公司治理问题的研究业已扩展为世界性的课题。独立董事制度作为公司治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引起全球的普遍关注,成为国内外学术界、实务界研究的热点。美国的“安然”、“世通”等几大公司财务丑闻的曝光,中国的“郑百文”事件的出现,再度掀起有关独立董事制度有效性的大讨论。因此,本文立足于国内外现有的理论成果、实证结论和实践经验,并对其进行系统地梳理、全面地概括,力图从源头上探究独立董事制度建立的理论基础、现实渊源和具有的功能:探寻国外三大监控机制——“独立董事制度”、“监事会制度”和“监察人制度”的基本特征、运行方式、运行效果与制度环境的互动关系以及有效运行所必备的条件,以期研究独立董事制度在中国的适用性提供一定的参考;剖析我国引入独立董事制度的背景,设立的初衷,观察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上市公司中运行现状,客观地评析其运行效果,并从理论基础、制度环境和制度设计等方面挖掘影响我国独立董事制度有效性的缺陷,为构筑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有效运行的平台提出若干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