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农业贸易的地位、作用、形势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主要表现在劳动力、土地资源优势不断降低与大部分出口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持续下降。面对这些紧迫形势,如何提升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已成为学术界的研究焦点。然而,目前理论界有关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两个方向:(1)对提高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探讨。(2)对我国某种农产品国际竞争力进行评价和比较分析。也就是说,现有研究成果侧重于对策性研究和以竞争力指标为内容的实证分析,较少涉及基础理论性研究。影响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因素有哪些?这些因素如何影响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比较优势理论在我国农业贸易领域的适用性如何?学术界目前对这些问题还没有形成一致、清晰的认识。尽管一些学者开始把波特钻石模型作为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但并没有对各个因素进行深入、系统的实证分析。 为系统回答这些问题,本文在波特钻石模型分析框架下,对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进行系统分析和实证检验。文章第一部分内容是在介绍波特钻石模型的基础上,确定影响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包括四个内生变量和两个外生变量。第二部分即具体分析内生变量的影响。第三部分在综述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指出本文分析结论的政策意义。通过这三个部分内容的阐述,本研究系统的分析和检验了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讨论这些因素的作用方式及其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系统的国际竞争对策,丰富了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基础理论研究内容,并为寻求提高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系统对策提供了崭新的思路。同时,本文在分析过程中首次通过分析土地、资本、劳动力要素与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关系对比较优势理论在我国农业国际贸易领域进行实证检验。本研究另一项创新是系统、完整地分析并回答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为何没能成为我国农产品的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