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通过将三种生物敷料应用于NIPPV治疗的患者鼻面部,记录应用不同生物敷料时患者鼻面部I期压疮的发生时间、发生率和患者的舒适程度,继而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比较敷料性能。寻找能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增强患者对NIPPV治疗的耐受性、并有效预防无创正压通气患者鼻面部压疮的最佳敷料,最终达到降低医疗成本的目的。方法:本研究选择2013年7月至2015年01月于河南某三甲医院呼吸科及RICU中接受NIPPV治疗的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患者120人,按照患者及家属意愿选择敷料,根据所选敷料类型将研究对象分为三组:试验组1(水胶体敷料组)、试验组2(粘性敷料组)和试验组3(泡沫敷料组)。在患者接受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前,各试验组敷料根据患者使用面罩大小被剪成O型,然后用生理盐水纱布清洁患者鼻面部,待干后将O型敷料由中心向外无皱褶展开贴于患者鼻面部通气面罩覆盖部位,粘贴时边贴边塑形,用手指均匀按压敷料周边,保证敷料与皮肤完全贴合,没有气泡,保证覆盖受压皮肤,之后连接通气面罩。每隔30分钟检查评估患者鼻面部受压皮肤情况。发现受压皮肤发生I期压疮,观察结束,立即根据受压原因给以调整面罩和敷料位置;发现水胶体敷料有大面积变为灰白色、皱褶或卷边时,及时予以更换新敷料;发现粘性敷料和泡沫敷料有变形、污染时,重新更换敷料。记录三组患者发生I期压疮的例数、每例压疮发生时间,并评估患者面部皮肤的舒适度,收集资料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值±标准差(X±S)表示,采用方差分析或两两对比采用Bonferroni法t检验进行统计推断;计数资料用频数、构成比进行统计描述,用χ2检验进行统计推断,检验水准α=0.05。结果:1.各组的40个病例中每组患者鼻面部I期压疮情况为:试验组1有20例(50.00%),试验组2有10例(25.00%)患者,试验组3有8例(20.00%)患者。2.I期压疮发生率各组组间比较:试验组1和试验组2,试验组1和试验组3在该项比较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7),实验2组与试验组3在该项比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I期压疮发生时间各组组间比较:试验组1和试验组2,试验组1和试验组3在该项比较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7),试验组2与试验组3在该项比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患者鼻面部皮肤的舒适度方面比较:试验组1和试验组2,试验组1和试验组3在该项比较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7),试验组2和试验组3患者在该项比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粘性敷料和泡沫敷料在降低NIPPV患者鼻面部压疮的发生率、延长压疮发生时间,优于水胶体敷料。2.应用粘性敷料和泡沫敷料可提高NIPPV患者鼻面部舒适度。